《送你一朵小红花》这部电影用极端的人物角色,烘托了生命的强大和意义。电影主要从亲情和爱情两方面来展开,无论是电影的叙事风格还是对细节的刻画上,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作为韩延导演“生命三部曲”的第二部,《送你一朵小红花》相较于上一部《滚蛋吧,肿瘤君!》,在视角上关注度更广,不再仅仅将注意点放在患病主角上,在该电影中还关注到了患者周围亲人的感受。
韦一航角色解读
韦一航是一名癌症患者,时刻面临着脑瘤复发的可能,承担着患癌的巨大心理压力,甚至会错误的以为自己癌症又复发了。
同时,父母为了给他治病,节衣缩食,为了照顾他的情绪,总是对他小心翼翼,这些都在日复一日地增加着他的负疚感,让他喘不过气来,也让他性格越来越孤僻,甚至有些叛逆。
易烊千玺在对这个角色的塑造上,总是微微驼着背,眼神也总是躲闪着,表现出对外界的极不信任感。在他的眼中,他就像一个被世界抛弃甚至遗忘的人。
在为病友们举办的大师分享会上的爆发,源于他自己的防卫机制,这种同外界的强烈对抗,展示了他的一种反向行为,暴漏了他最深层的欲望,也就是对生的渴望上。
韦一航身上带有长期过分压抑和拘谨的特点,易烊千玺在表演上,虽然还有略显青涩的地方,但在整体表现上算是很好地刻画出了这一角色。他所表现的口是心非,言行不一都是他的一种自我防卫,会在大惊小怪的行为与态度上展示反向行为,而他总是佝偻着的身形让他对外界表现出一种极端防卫性,这种矛盾都让这个角色具有了一定的复杂度与深度。
然而,直到一个女孩的出现,将他封闭的世界打开了一条裂缝。在性格上,女孩开朗乐观,相信平行世界的存在。之后,女孩带他去做了自己想做但不敢做的事,在她的影响下,他渐渐改变,他开始关注周围的人,一改往日颓废丧气的样子,开始变得积极主动。
整部电影几乎都聚焦到韦一航这个角色的成长上,亲情的力量给了他强大的支撑,而爱情则是促使他最终做出改变的原因。
但在角色的压抑感上略显不足,如果角色前期表现得足够压抑,在他之后将情绪释放出来的时候,会让观众感到一种不可思议的情感宣泄的力量。
父母对韦一航爱的表现上也有所不同,母亲对他来说更多的是一种依恋,相较于父亲,他和母亲更亲近,而母亲对他的关心也更外露,从做抗癌食物,到得知他病情可能恶化后的情感表现,以及深夜的谈心都可见。
而父亲对子女一向都是不善表达的,在剧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韦一航和父母间最初其实是有一种对抗在里面的,这也符合叛逆期的少年所应有的一种对父母情感的转变上。从他的漠不关心,以及对父亲的雕塑不屑一顾都可见。直到父母得知他不顾个人安危去试药,他们间的对抗达到了顶点,在这一刻爆发出来。
但最后在对角色的升华上显得不足,如果能将角色原本对生命的挫折、愤怒以及暴躁升华到一种对生命更高的认知上,会让电影传达出更多的东西,所表现的层次也会更丰富,而不仅仅是局限在个人的愿望以及爱情层面。
韦一航这一角色的成长上
在影片第一幕里,主要集中在韦一航和自己及周围的对抗上,直到遇到女主马小远。
而韦一航的梦境对他来说是一种潜意识要追逐的东西,起初的他恨自己,恨世界的不公,对周围的一切都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他对外界的排斥主要通过和外界的对抗体现出来,和父母的对抗,和他周围所接触到的事物对抗,这种对抗越强烈,他内心的渴望也就越强烈。
第二幕中,韦一航和父母,以及自身矛盾的对抗达到了顶点,冲突爆发,同时他还将面临对女主的失去。马小远的出现为他打开了一扇门,让他开始试着走出去。而他对她的爱让他真正开始接纳自己,接纳身边的一切。雨中自白那个场景表示他试着从自我封闭中走出来,开始踏上找回自我的旅程。
同时和父母的冲突也随之爆发,同时,马小远又给了他勇气,于是两人一起去往那段梦境中所描绘的旅程,这也是一段主角找回自我的旅程。
而女主病情的复发将他彻底推向了冲突的最高点,但因为女主发病前期缺少铺垫,因而在冲突爆发的时候显得强度不足。
第三幕中,韦一航的父母通过一段录像告诉他,就算失去他他们也可以生活的很好,从而化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双方都能够坦然地面对失去这件事了。
在此过程中,又借母亲之口道出了影片的主题,“人活着,都会经历失去,我们都害怕失去,但是面对这种害怕,最有力的反击就是,认真活好每一分钟,每一秒钟。”
而在这部分最让人感动场景是刚失去女儿的父亲,吃着红烧肉外卖忍不住落泪那一段。女儿活着的时候,自己舍不得吃,总是假装自己吃过了。当女儿已经不在了,手里捧着写有“女儿”署名的外卖盒,那种积压在心底的伤心和难过瞬间爆发,那种感人直击人心。
最后,韦一航在女主手上画了一朵小红花,这意味着他完成了自我救赎,和自己彻底达成了和解,真正能够坚强勇敢地面对失去以及死亡这件事,同时两人在某种程度上做了对调,他成为了那个传递希望和勇气的人。但由于在此之前,在逻辑自洽上缺少一个心理的过渡,因而显得有些难以自圆其说。
影片风格
电影中的喜剧桥段的设置恰到好处地释放了观众的情绪,让本沉重的场景、紧张的情绪得以释放,观众来电影院大多是来娱乐的,而不是感受更多的生活磨难。这种处理巧妙地将一个沉重的题材在观影的过程中显得轻松愉悦,又有所收获。
以幽默的方式处理了肿瘤这一议题,剧中的喜剧效果并没有显得太廉价,而是由剧中角色推动的,也就是说由角色自身复杂的心理所产生的,而不仅仅是他们身边所发生的滑稽事件。同时,这也得益于演员精彩的演技,有笑点的同时,还能让细节显得既生动又有泪点。
电影内核
电影中描写了四组家庭,每个家庭面对失去的状态都不一样,但总的来看想要表达的都是治愈。比起患病者,患者的家人其实更需要关爱和力量。他们不但要承担高昂的医药费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压力,还要时刻照顾患病者的情绪,而最难的是如何去面对“失去”这件事。
导演韩延曾说过:“我拍这个电影的目的就是我们可以想想,要怎样面对‘失去’”,也许可以去接受这件事,但一定是大哭过的,人的情绪本能是不能扭转改变的。”他还表示,之所以会连续选择抗癌或者病痛的题材,也是因为他想表达的内核,是人在精神层面的“痛”,是对于“失去”的痛。
同时,电影借对失去这一命题的讨论,暗含了很多现实中的问题。比如:中产阶层对生活的无奈,底层人民的生活窘境,当代年轻人的丧文化等。在2020年这个疫情的年份,很多人都可以在这部电影中找到了一个情感发泄口。
小红花在片中代表的是希望、勇气,在片中小红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女主将希望勇气传递给男主,第二次男主又将希望勇气传递给了女主,而第三次通过身上画着小红花的羊群呈现,暗含导演希望将这份希望和勇气传递给了大众。
每一个心怀希望的人,都值得拥有一朵小红花。而每一个身处困境的人,都需要一朵小红花。
电影的不足之处
剧情节奏略显拖沓,结构不够完善
电影采用亲情和爱情双线贯穿的形式来讲述故事,但整体感觉两方面都没讲太好,亮点主要集中在细节的处理上。电影的拖沓主要集中在爱情部分,因而很多人看着看着感觉突然转变了调性,像看了一部青春偶像剧。但在亲情部分的处理却很出彩,很感人。如果将侧重点更多地放在亲情以及对失去这一主题的探讨上,适当精简爱情部分,电影会更好看一些。
同时,内容涵盖太多,显得有些过犹不及,和剧情发展上没有太大关系,比如外卖小哥,找孙子的老奶奶,这部分仅浅显地提了一下,和剧情发展以及角色的成长没有太大的关系,反而分散了剧情,拖慢了节奏。
女主人设缺乏深度和完整性
女主马小远的存在更像是仅仅为了促进男主的成长而存在的,在性格以及深度上缺少刻画,让整个人物缺乏立体感,因而她出现的场景相较于其他场景显得过于单薄。而她的病发和离世都缺少铺垫,显得有些突兀,而死亡本可以作为推动男主进一步成长的契机也没有被很好利用,因而在结局部分平行世界的设定说服力显得有些不足。
用极端的角色体验来烘托出生命力的强大,从而传递出具有普世性的积极价值观,这是韩延电影所传达出的艺术特色。电影虽然有不足的地方,但可以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死亡、失去这种人生必然面对的重大课题,它不一定就是沉重的,可以是一种幽默的释然,还可以是一种豁达和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