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几天在朋友圈盛行一篇爆文,被各大公众号放在头条发表,被朋友各种转发自动安利,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醒醒吧,月入3000的年轻人,你已经没救了》。
其实,只看标题我是出于懵逼状态的。月入3000的年轻人又怎么了?怎么还得醒醒,然后就没救了。于是,本着好奇的心态我点进去看了看,才明白这篇励志鸡汤文写的是有关于月入3000的穷屌丝们,如果不思进取,活在满足的安逸状态里,看不到周围越来越多的人月入过万,这种行为是非常可耻的,已经没救了。
大眼一看,这观点完全没毛病,虽然话说的很直白,很不好听,但毕竟是激励你要努力,积极向上,鼓励你改变自己,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妥妥的一股正能量啊。我就说嘛,既然文章这么火爆,肯定是有它的道理的,或许这个现实太血淋淋,这个观点太能直击人心,真的说出了一些年轻人的痛苦,说到他们心坎里了,所以他们才会疯狂转发传播,以此来提醒和激励自己,要努力做出改变,千万不能做一个月入3000的屌丝。
还记得前一段时间爆红的月入3万的煎饼摊大妈,原来我们身边存在了那么多的隐形富豪。这个新闻一爆出来,很多人都很已经不淡定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卧槽,我活得真是太失败了,白瞎了读这么多年的书,结果拿着这么低的工资,即使每个月省吃俭用,还是成为了月光族,还不如辞职去卖煎饼果子算了。
说实话,这条新闻确实是挺扎心的,原来我们一直站在同情的角度心疼那些摆路边摊的大爷大妈时,最该同情的却是我们这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年轻人们。
于是,看完这条新闻本来心里就有了焦虑感的年轻人们,在看了这篇爆文之后,就越发不淡定了,开启了更加焦虑的状态,甚至开始自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没救了。这些人们迷茫,焦虑,即使知道事实就是如此,但却依然找不到解决办法。人人都在说,努力,努力,但是努力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我就是月入3000的那个人,难道我真的已经无药可救了吗?
一个读者朋友给我发来私信,他说他今年刚大学毕业,现在就是一个还拿着每个月不到3000的实习工资。他说他看完这篇文章后突然就对自己的现状感到很焦虑,很迷茫,然后自己就失眠了。他说,他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他自己无计可施,他到底应该怎么办才能打破这个局面?
说实话,刚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是懵的,我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回答。我说两个字,加油,或者努力,好像显得很敷衍。而且这两个字谁都会说,但是到底该怎么做,还是没有回答出来。
于是,我就坐在书桌前,静静地思考了一会,捋了捋我的思路,突然我发现这个问题其实挺悲哀的,因为很多月入3000的穷人们,想要跨越重重障碍,达到月入过万,踏进上层社会,其实在这中间存在着一个看不到打不破的阶级壁垒,而这个阶级壁垒不是我们随便说着努力努力就能打破的。
这就和“道理我们都懂,但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这句话是一样的道理。我们都知道月入3000没有月入30000好,那么为什么中国还是有那么多拿着3000工资的人。这里刨去个人不努力进取的原因之外,其实还有一个不可控的因素,那就是阶层。
02
一提到“贫穷”两个字,相信很多人都会形成一种刻板印象,即穷人一定都是好吃懒做之徒,不努力,不上进,得过且过,没头脑,没思想,不读书,不提升自己,整天浪费时间,目前短浅之人。
这种想法真的正确吗?
现实却不是如此。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想要自己一直贫穷。
那么我们应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这个世界上还会有明明每天起早贪黑,每天累死累活的上班工作,却还是拿着不到别人十分之一的薪水,即使一辈子省吃俭用,还是要苦苦挣扎在社会的底层?这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原生家庭。
都说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有的孩子生下来就在终点,这还怎么比?
贫穷不是一种罪过,而是一种不幸,正在这种不幸一直在这个家庭中延续下去。生在穷人家的孩子,因为父母穷,所以导致这些孩子缺失了许多可以自主选择的权利。
曾经在知乎上看过这么一个问答:
问:是否应该取消对穷人的补贴和福利以激励他们上进?
有一个点赞数很高的回答是这样的:总有那么一二三四个逗货否认阶级壁垒的存在,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不够努力。这样的人要么傻要么坏。
当时作者还说了两个真实历史故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我在就简单阐述一下。
第一个故事是说在我国的晋惠帝执政时期,有一年发生大饥荒,很多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食草吃土,还有很多人被活活饿死。这个消息传到宫中皇帝的耳中,皇帝感到很不理解,但是他毕竟也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嘛,就日思夜想地想出来一个解决方案,说:
“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翻译过来就是,“老百姓没有粮食吃,那么为什么不吃肉呢?”
第二个故事是发生在美国废除黑奴制之前,美国南方种植园的白人奴隶主特别喜欢标榜出一个黑人奴隶模范,说他是怎么辛苦工作,任劳任怨的,所以每个月可以多获得一些粮食和报酬。而对于那些吃不上饭,对奴隶主不满的人则批评他们工作不认真,没法养活自己的家人是因为自己工作不够努力。
看到没?生活在上层阶级的人是无法真正理解下层人民的真实生活的。他们只会打着为你好的幌子,对你进行高谈阔论,说你现在这样就因为你不够努力。这样的说法真是极不负责任的。
英国的BBC曾经拍过一部名为《人生七年》的纪录片,拍这个片子之前,导演的本意是想记录14个小孩的成长轨迹的,结果却误打误撞地发现一个重大结论,那就是在英国存在着很深的社会阶层鸿沟,而这个鸿沟普通人是根本无法逾越的。
在纪录片中,有一个名叫Andrew的孩子,他出身于上层社会,他向导演说道,在他七岁那年,就开始读《金融时报》了,所以他知道什么是股票,知道股票的市场走向和操作,而且他的人生自己早已规划好,他长大后会努力考上牛津大学,然后成为一名律师或法官。当然,他并不是什么神童,是上层社会的资源以及父母的支持让他能够脱颖而出。
我们再反观一下生活在底层的孩子们,特别是我们广大农村的孩子,父母这一辈基本上都是60或者70年代的人,他们这一代农村人几乎都没有上过什么学,他们自己都缺乏教育,又怎么能给孩子教育与启发呢?
由于没有受过教育导致的眼界短浅和狭小就会造成一个很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对于对上学没有天赋的孩子,往往只有早早退学,去打工补贴家用这一条道路。因为父母们认为自己的钱来之不易,既然你不能学习好,那么干嘛还要浪费这个钱去上学,还不如早点退学,走上社会去挣钱。
出生在底层的孩子绝大部分真的只有两个选择:一,学习(必须是好成绩);二,外出打工。
这些因为没有学习天赋的孩子,很有可能在别的方面有擅长,比如唱歌,比如画画,比如体育,但是由于根本没有挖掘的机会,可能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还能做这些。于是,他们只得认命,走上社会,在一无学历,二无特长,三无经验,四无技术,五无人脉资源的情况下找一份工作,可想而知这份工作的工资到底是高还是低。
而这些年轻人大部分都是月入3000元的人,即使到了现在,他们也很难跨越出去啊。
03
1998年,美国的一个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想要做一个实验,那就是自己亲身去体验一下底层人民的生活。于是,她带着1000元的启动资金,隐瞒了自己的身份,断绝了和过去朋友的来往,选了六个地方,找了六个工作。我们来大致了解一下她的经历。
由于刚开始去一个陌生城市,所以在找工作的几天必须要住旅馆,所以花掉了一部分费用。
由于假装自己没有学历,所以只能找普通人做的工作,时薪一般是6~7美元,一天工作八个小时,也就是50美元,一个月工作26天,也就是1300美元。
租房的时候由于离工作地点近的房租太贵,需要花费600美元以上,对于月薪只有1300美元的人来说负担过重,所以她只能找偏远的地区。
由于住的地方和工作的地方离得太远,上下班太不方便,所以她只得买一辆车(在美国,养车成本较低,穷人有很有可能有车)。
所以,她每个月除去养车的费用,生活费,房租费,汽油费,再加上刚开始把1000美元的启动资金已经花光,所以第一个月薪水一发下来,就得赶紧支付各种费用,这时她发现一个月辛辛苦苦,省吃俭用,只吃最便宜的面包和快餐,仍然是入不敷出。
芭芭拉换了六个地方,六种不同的工作,结局都是一样的。
有人说,为什么她不可以利用下班的空闲时间提升一下自己呢?这个确实也可以,但是要清楚的是,这个是理想状态下的,毕竟人的精力的有限的。试想,一个晚上加班到很晚的餐厅服务人员,你叫他去自我提升,去不断精进,他动的力气都没有,你叫他怎么办?
所以,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中去:
1,很多人因为没钱,不得不住在偏远地方
2,因为住在偏远地方,所以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
3,因为花费很多时间在路上,用于提升自己和发现更好工作机会的时间越来越少
4,为了应付房租和生活成本,不得不说服自己承担更多小时工作或者兼职
5,因为花了太多时间做各种劳苦的工作,渐渐沦为一个工作机器,无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
这里有一个可笑的现实是,在超市做促销的人员买不起超市的促销产品,在饭店服务的人员吃不起饭店的饭菜,在工地盖房子的人买不起房子。
在电视剧《欢乐颂》里我们都恨樊胜美的原生家庭,恨她的家人整天就会剥削她,压榨她,搞得她狼狈不堪,对金钱看得非常重,樊胜美真的已经很努力了,然而她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月入3000的他们也都真的在努力生活了,但是他们的努力对于现实来说是很廉价的。他们也想自救,然而只能屈从于无奈的现实。
所以,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要一棒子把所有月入3000的年轻人都打死,我们其实并不没有睡着,所以也不需要醒醒。我们现在的穷,是为了生存在努力挣扎着,请你们不要一脚踩上去,站到制高点说,你们穷是因为你们不努力,然后把我们轻易归结到懒惰,不求上进这一类型中去。
我们已经生活在很深很深的底层,所以就请不要再把我们推向地狱。
哈哈,小白有话说,上面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就要这么轻易的认命呢?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同样都是努力,为何别人就能成功,得到自己想要的,而我们就不行呢?
其实,我只是想让我们来认清事实与现状的。现状就是,即使我们生活的很艰难了,那些赋富裕孩子可以把父母作为依靠,而我们只有依靠自己。由于篇幅问题,我打算明天再具体写一下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努力,而不是只高呼“努力”两个字这个空头口号,从而来解决如何走出月入3000的怪圈的问题。拜,明天见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