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日】平井孝志
1. 停留于现象的思考不是深度思考。
2. “喝咖啡”——“变得清醒”vs“喝咖啡”——“体内咖啡因增多”——“变清醒”,所以为了达到清醒,只要从某种渠道摄取咖啡因就好了。这就是事物的模型。如果多摄取一些咖啡因,就会更加清醒;如果摄取过量咖啡因,会导致人心慌,这是动力机制的显现。根据系统动力学,“本质”是模型和动力机制的结合。模型是构成要素和要素间的关系。动力机制是模型在时间的作用所产生的变化。
3. 还原要素vs全局掌控。前者专注于拆分复杂问题,通过分析子问题从而理解原来的复杂问题。后者则侧重于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动力机制为着力点,从全局角度思考。
4. 深度思考方法
a. 建立模型-了解影响事件的要素
b. 解读动力机制-把要素串联起来,找出之间的联系。
c. 寻找改变模型的对策-尝试置换添加某些要素,以改变最终结果。
d. 行动中获得反馈-根据现实反馈,升级优化模型和动力机制,对本质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
5. 动力机制——认识到正负循环。
a. 正循环就是“滚雪球”,一些因素的上涨导致另一些因素的攀升。
b. 负循环就是“抵消伤害”,“此消彼长”。
6. 建立模型的小Tips——对一件事情,尝试拆分出一下5个要素。
a. 输入源:做事情的成本
b. 输出点:获得的回报
c. 竞争关系:对立,可能产生正循环和负循环
d. 合作关系:帮扶作用,正循环。
e. 影响者:改变动力机制,正负循环的因素。
7. 建模注意观察因果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相关性。两者相关则代表其中必包含其他要素,形成因果关系。
8. 优秀模型的标准:最终的模型要十分有趣,让人眼前一亮。
9. 研究动力机制要注意
a. 在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存量和流量之间的关系。
b. 注意随时间发生的拐点。
c. 在相变发生时,模型要随之颠覆。
i. 存量溢出会发生相变。
ii. 原模型中的要素发生变化。
10. 对自己形成的模型和动力机制要经常问为什么?是这样吗?真的吗?
11. 站在事情的全局思考问题,而并非只关心事情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