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大问我,“你为啥朋友圈只显示三天,都看不到你的盆友圈。”
我说,“对的,我很少发说说。”
其实,我也只是最近一段时间很少发说说,以前的我特别的爱发说说。
之所以我变成这样,主要还是自己现在有一些困扰或者不好的处境,再加上自身并不是那么的一帆风顺,才会觉得没必要去发一些说说,来引起朋友们的关注,自己知道就好了。
我有过好几次想发说说的冲动,但是我都忍住了,我总是觉得人们缺什么,就爱发什么。
可是对于我,我是不发什么,什么也都缺,与其如此,我选择鲁迅先生说的,沉默中去爆发,不想太多口舌来张扬自己。
就像我在简书写东西一样,我只是写了出来,也并没有分享到朋友圈,有想过,但都克制了。
每当我刷朋友圈的时候,或者每当我看一些短视频的时候,我总是在这些内容里面找不到自己,感觉自己很麻木。
但是,当我看到一些有趣的东西或者比较在意的人的说说,我便会动起脑筋来想怎么去和他互动一下。
这种感觉就像是在简书看各式文章一样,想要在这么多的标题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文章看,还是有一定的概率。
所以,简书的朋友们总会想着各种方式,有标题党的,有借热搜的,还有的是本身就自带人气的,总之,少数内容称赞,大多看了无任何的意义。
就像朋友圈一样,需要经营的。
甚至还有朋友圈经营的培训课程,价格还不扉。
所以,我是不太支持朋友圈三天可见,当然我不反对。
因为一个人的朋友圈不能代表什么,真正的还是需要去相处才知道。
但是有一点,可以初步判断,朋友圈是现代社会人士很重要的标签,必须好好经营,稍有不甚,可能就会有一些别人不太看好的一面。
我反而觉得,朋友圈的经营可以学学一些微博明星的微博,可以是你喜欢的歌手,也可以是演员。
朋友圈和微博不一样的,朋友圈的受众是你周边接触的这个圈子,所以你可以放开大胆一点。
可对于微博就不一样了,一个微博的好坏,就能快速热搜,招来许多网友的评论或点赞。
微博更像是一个媒体热爆器,想出名或想悲鸣,都可以发微博。
而对于朋友圈,更多的是想获得身边人的点赞或评论,大多是以好的出发。
可是活着为什么要想通过别人得到那些点赞呢?
我想了想,决定还是自己给自己点赞,让身边接触的人给我更多的点赞,让家人给我点赞,让朋友给我点赞,让老师给我点赞,让同事给我点赞,让恋人给我点赞,让不爱我的人也为我点赞,让看不起我的人也为我点赞…
把这些罗列下来以后,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给自己点赞,那我发那么多的说说干嘛呢。
原来是自己给自己太少了,那以后得努力加油了。
多发一些自己都赞的说说,给自己点赞,让他们无处可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