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如何正确谈论课外辅导的话题,就像《房间里的大象》中提到的那头大象,在大家都不愿意去碰触之后变得越来越大,直到把我们大部分的空间挤占完,开始进入一种“亚健康”认知的状态,这个雷区自己要有清晰的界限。毕竟追求幸福的道路,物质只是第一阶段,而有的人却永远停留在这样的高度,我确实是羡慕拥有这样的财富,却很可怜仅仅只拥有财富的人,或许我也是被他们这样可怜的吧!第二阶段是情感,和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情感连接,也就是“刷存在感”,比起物质能带来的愉悦感简直是无法比较的。对更多的人有价值,这才是创造财富、情感丰富的核心力量,所以要经常看看自己前进的方向,也许及早发现有些路会越走越窄也是好事情,而创造价值所带来的附加也是无法想象的,但我知道这才是自己应该追寻的目标!我绝不允许自己只像市侩之辈一样庸碌还不自知!
今晚很感动的是,自己不久前写过的一篇文章《教学分块刻意练习》有一位叫“转基因”的朋友进行点评,在解答读们的问题中我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消化和学习,以下是评论和我的回复内容:
@转基因:
本人有两个小观点
1、老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了解
个人觉得可以通过反馈来完成;
2、实际上老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可能没有同学之间的互相了解得深。我们同学之间天天聊天,互相都比较熟悉各自的认知规律,所以有时可以通过学生之间内部的沟通交流来达成学习目标。
进一步推理,
老师要深入学生之间
进一步地了解学生认知规律
也能更好地接收学生的反馈
@我的回复:
@转基因 嗯,我很赞同!但这是从传统的经验主义方式讨论人类认知,是比较主观的判断,更何况有时候我们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可能连自己都不清楚,勒庞在《乌合之众》里也阐释了群体的很多非理性行为是一种普遍现象,所以不能把这种通过观察后得出的结论作为指导思想,但把交流作为反馈手段是没问题。现代脑科学、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开始从底层逻辑上颠覆传统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和人认知有关的领域,所以结构主义认知方式必然是主流,也就是把我们的认知进行分析,它受直觉、情绪、理智、肾上腺素、荷尔蒙、多巴胺等的控制,而要引导学生学习,无非是行为设计的效用问题,这也是我极度感兴趣的,正在努力学习,有机会做成小课题和大家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