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卷15议兵篇诗解6仁义之兵至本至便
题文诗:
仁者爱人,恶人害之.义者循理,恶人乱之.
兵者所以,禁暴除害,非争夺也.仁者之兵,
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降时雨,莫不悦喜.
尧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
文王伐崇,武王伐纣,四帝两王,皆仁义兵,
行于天下.近者亲善,远慕义德,兵不血刃,
远迩来服,德盛于此,施及四极.诗经有曰:
淑人君子,其义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秦四世胜,兵强海内,威行诸侯,非以仁义,
以便从事,不便之便;所谓仁义,大便之便.
彼仁义者,所以修政,民亲其上,民乐其君,
轻为之死.凡在于君,将率末事.秦胜四世,
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谓末世兵,
未有本统.汤之放桀,非其逐之,鸣条之时;
武王诛纣,非甲子朝,而后胜之,前行素修,
谓仁义兵.不求于本,索之于末,世所以乱.
【原文】
陈嚣问孙卿子曰<1>:“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凡所为有兵者<2>,为争夺也。” 孙卿子曰:“非女所知也!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故仁者之兵,所存者神<3>,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说喜<4>。是以尧伐驩兜<5>,舜伐有苗<6>,禹伐共工<7>,汤伐有夏<8>,文王伐崇<9>,武王伐纣,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10>。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义(德)<11>,兵不血刃<12>,远迩来服,德盛于此,施及四极<13>。诗曰<14>:“淑人君子,其仪不忒<15>,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此之谓也。
〔注释〕 <1>陈嚣:荀子的学生。 <2>有:用。参见《古书虚字集释》。 <3>神:指“尽善浃治”,见第八篇,即尽善尽美通体皆治。 <4>说:通“悦”。 <5>尧:见第二篇注。 驩[huān 音欢]兜:古代部落名,此指尧时该部落的首领,传说他被尧流放于崇山。 <6>舜:见第三篇注。 有苗:也称“三苗”,尧、舜时代的一个部落,居于今湖南、江西交界地带,此当指其首领而言,相传他被流放到三危。 <7>禹:见第二篇注。 共[gōng 音公]工:古代部落名,据古书记载,从颛顼帝开始直到周代,都有共工的事迹。此当指舜、禹时该部落的首领,相传他被流放于幽州。 <8>汤:见第四篇注。 有夏:即夏后氏,此指夏朝的末代君主桀,见第一篇注。 <9>文王:第五篇注。 崇:商代诸侯国,在今河南嵩县北,到崇侯虎时为周文王所灭。 <10>两帝四王:《集解》作“四帝两王”,据《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引文改。 <11>义:《集解》作“德”,据《文选》卷四十四《为袁绍檄豫州》“不俟血刃”注引文改。 <12>兵不血刃:兵器不待血染刀口,指不流血战斗。 <13>施[yì 音义]:蔓延,延续。 <14>引诗见《诗·曹风·尸鸠》。 <15>见第十篇注<19>。
〔译文〕
陈嚣问荀卿说:“先生议论用兵,经常把仁义作为根本。仁者爱人,义者遵循道理,既然这样,那么又为什么要用兵呢?大凡用兵的原因,是为了争夺啊。”荀卿说:“这道理不是你所知道的。那仁者爱人,正因为爱人,所以就憎恶别人危害他们;义者遵循道理,正因为遵循道理,所以就憎恶别人搞乱它。那用兵,是为了禁止横暴、消除危害,并不是争夺啊。所以仁人的军队,他们停留的地方会得到全面治理,他们经过的地方会受到教育感化,就像及时雨的降落,没有人不欢喜。因此尧讨伐驩兜,舜讨伐三苗,禹讨伐共工,汤讨伐夏桀,周文王讨伐崇国,周武王讨伐商纣,这两帝、四王都是使用仁义的军队驰骋于天下的。所以近处喜爱他们的善良,远方仰慕他们的道义;兵器的刀口上还没有沾上鲜血,远近的人就来归附了;德行伟大到这种地步,就会影响到四方极远的地方。《诗》云:‘善人君子忠于仁,坚持道义不变更。他的道义不变更,四方国家他坐镇。’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 【原文】
李斯问孙卿子曰<1>:“秦四世有胜,兵强海内,威行诸侯,非以仁义为之也,以便从事而已。” 孙卿子曰:“非女所知也!女所谓便者,不便之便也;吾所谓仁义者,大便之便也。彼仁义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则民亲其上,乐其君,而轻为之死。故曰:‘凡在于君<2>,将率末事也。’秦四世有胜,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3>,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故汤之放桀也<4>,非其逐之鸣条之时也<5>;武王之诛纣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后胜之也<6>,皆前行素修也,所谓仁义之兵也。今女不求之于本,而索之于末<7>,此世之所以乱也。”
〔注释〕<1>李斯:秦代政治家。曾从学于荀子,后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曾先后任秦朝的廷尉和丞相。 <2>君:《集解》误作“军”,据嘉善谢氏校本改。 <3>諰諰[xǐ音洗]然:恐惧的样子。 轧:倾轧。 <4>传说汤打败桀后,把桀流放到历山(参见二十一篇注)。 <5>鸣条:古地名,又名高侯原,是成汤打败夏桀的地方。其地所在,异说甚多,现已难以确指,通行的说法认为在今山西运城县安邑镇北(参见《史记·殷本纪》《正义》)。 <6>甲子:甲子日,即周武王在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打败商纣王的日子。关于武王克殷之日,《尚书·牧誓》仅记“甲子”,未载年月,故史家推算,其说甚众。《史记·周本纪》以为在周武王十二年二月,后人多以为周武王十二年二月甲子即公元前1066年阴历二月初五。但据《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这甲子日或当在周武王六年(公元前1106年)阴历二月初五。 <7>本:指实行仁义的政治措施。 末:指机变诡诈的战略战术,即李斯所说的“以便从事”。
〔译文〕李斯问荀卿说:“秦国四代都有胜利的战果,在四海之内兵力最强,威力扩展到诸侯各国,但他们并不是依靠仁义去从事战争,而只是根据便利的原则去做罢了。”荀卿说:“这道理不是你所知道的。你所说的便利,是一种并不便利的便利。我所说的仁义,才是极其便利的便利。那仁义,是用来搞好政治的工具;政治搞好了,那么民众就会亲近他们的君主,喜爱他们的君主,而不在乎为君主去牺牲。所以说:‘一切都在于君主,将帅是次要的事。’秦国四代都有胜利,却还是提心吊胆地经常怕天下各国团结一致来蹂躏自己,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衰落时代的军队,还没有抓住根本的纲领。从前商汤流放夏桀,并不只是在鸣条追击的时候;武王诛杀商纣,并不是甲子日早晨之后才战胜他的;而都是靠了以前的措施与平时的治理,这就是我所说的仁义的军队。现在你不从根本上去寻找原因而只是从枝节上去探索缘由,这就是社会混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