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七夕是我跟老公度过的第一个情人节。没有经验的他到晚上下班后去买玫瑰,结果跑了好多地方,断货,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一束要五百,还爱要不要的趾高气扬。一气之下他就没买,但一直沮丧,他觉得第一个情人节必须陪我认真过,没有玫瑰的情人节不完美。我倒不介意,路边有人卖单支的,我拉着他挑了一个,20一支,我觉得数量、价格、道具,一切都刚刚好。不过玫瑰事件还是让他很扫兴,但是我可以理解,一束玫瑰而已,五百这个价格已经离谱到荒谬。你确实该送我一束花,但不必为了非要在情人节送花而被别人营销。
“如果他爱你就应该给你买,难道他对你的爱不值五百?”
这是很多人心中的反驳,也是我们生活里经常会做的一件事---用钱来衡量价值。而这种想法正中商家的下怀,也恰好证明了我们已经严重地在被这个社会营销。我们发现我们经常要付出更高的价格来买一个其实很普通的东西,实际价值和最终价格之间的差距就是商家为商品赋予的“意义”,这个意义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并如此迫切地希望通过某个高级事物匹配自己的尊贵的身份,甚至会为此自欺欺人,自我暗示让人们陶醉在自己营造的美好幻想中不亦乐乎。
中国人太吃这一套了
很久以前和一个西藏做珠宝的朋友聊天,他们的绿松石游人买得很多,因为是特产,以为产地便宜(其实西藏根本不产绿松或蜜蜡)。我问那买给外国人是不是更赚钱,他呵呵笑了下,说外国人的钱很难赚,他们比我们还懂。后来我自己也做过珠宝,几乎所有顾客会“逼问”你“这颗宝石/手串到底有什么功效?”,我心中奔腾的草泥马在咆哮:“它就是块小石头/一块木头,你想让它有什么功效?”但还是要面露微笑,认真地告诉她:“这个东西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色,对身体特别好,还能带来好人缘,带着它你们夫妻感情一定越来越好,事业也会越来越顺利……”听到期待的答案,人们就会心满意足地掏钱,高高兴兴地离开,我也会赶紧算一下赚了多少钱。同样,“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钻石的广告太成功,所有人都觉得爱情要用一颗碳来代表。其实完全可以选别的东西代表,而且它也无法永流传,因为中国人喜欢新的东西,你戴过的,你的孩子不会戴。他们会觉得你想省钱,会觉得那是你的爱情,不是他们的。
物价和安全感
以前从来没有把这两个东西联系在一起。来德国最感慨的是人家的物价。物价体现出一种公平,商品的价格是基于成本和质量,而非营销。多掏钱可以买到质量更好的东西,少掏钱可以买到还不错的东西,而身边的人多数都会选择后者。德国人会用很多中国产的东西,便宜,质量也说得过去,刚好够用。这里人也很少用苹果手机,他们觉得苹果华而实,但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需求,多掏那个钱没有意义,所以三星和华为更受欢迎。我还见过一些人,所幸只用黑白诺基亚还以此为骄傲,因为不必担心手机偷走他们的时间。还有一些人不知道自己的手机在哪里或好不好使,因为已经好久没用过了。德国整个民族都会抗拒那些有可能捆绑他们的东西,所以移动支付这种东西在这里……我只用过支付宝。
从食品价格也能看出国民性格。德国食品没有太繁复品牌,价格都是根据成本而定,牛奶就是牛奶,有脂肪含量3.5%的,1.5%的,价格差一块钱左右,每个超市只卖一种品牌,所以超市价格规格都是一样的,没有特仑苏和金典,没有纠结。其他东西也差不多。种种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消费根据需求的社会,让有一种明明白白消费的踏实感。穷人和富人吃的是一样的东西。合理的物价让人感受到公平和尊重,我想这也是社会平等的基础。
这里隐藏的另一个问题是缺乏判断力。从小我们听话长大,没有人鼓励我们独立思考做自己的决定。所有衡量的标准都是一样的,小时候学习要好,长大了考大学好,读研好,出国好,考公务员好,女孩子当老师好,赚钱好。工作以后呢?三十岁前结婚好,放假就去旅行好,交很多朋友好……其实好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自己开心,舒服。你做了那么多事所谓的好事,你真的觉得好吗?开心吗?
我的情人节
欧洲也过情人节,昨天路过花店,看见各种花,价格朴实到让人心里很踏实。花店最贵的东西也就十几欧,一束花便宜的两三欧,看见小盆的玫瑰很漂亮,3.95欧,跟张先生讨了个小红包,说要代表他送自己情人节玫瑰,其实只是自己喜欢。是啊,我喜欢。这很重要。我很高兴自己做一个决定是因为我喜欢,而且合情合理,不必理智和欲望相互冲突。如果社会的消费环境不是那样物欲横流,也许我们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
情人节快乐,希望自己能一直头脑清醒,追随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