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以为家只是一间房子。
我们家的房子楼上楼下两层,是父母那个年代最引以为傲的资产。房子坐北朝南,一层三间房,东西北各一间,中间是堂屋,每当太阳一升起,阳光便斜射进来,看灰尘在阳光里飞舞,感觉光阴都是静止的。若是冬天,我们可以一整天都沐浴在这阳光里不愿挪步。
房子北面是厨房及杂物房。小时候我们一回家看到妈妈在厨房,必定会飞奔而去,等着妈妈做出的可口饭菜,馋嘴时总等不及偷吃一口。
房子正南面有一块晒场,西面一块大菜园。我们在晒场上跳过皮筋,捉过迷藏,在月光下听过故事,唱过歌。在西面的菜园摘过辣椒,挖过红薯,掰过玉米,打过枣。
那时候全家人都住在东边的房间,妈妈说,东边的房间好,冬暖夏凉,所以这间自然成了主卧。另一间几乎闲置了下来。那时候,我们孩子们的室内活动几乎都与这间房息息相关。我们在这里打闹过,游戏过,涂鸦过,爬过父母那輩特有的漆红木头大床架子.......
后来我们渐渐长大了,一家人住在一间房好像忽然小了,爸妈就把西边的房收拾好,又添置了两张床。起先,好像谁都没想过要睡去那边,我们依然还是和父母住在东边房间里。可是后来也许是我们真的长大了,不知什么时候起,父母竟搬去了西边的房间。
可是我们在家的时间真的越来越少了,也只是偶尔放假回家。再后来,我们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家,"回家"变成了"回娘家",好像家是父母的家,我们成了客人。可是尽管如此 ,爸妈却再没搬去东边的那间房了,他们要把最好的地方留着给孩子,以备他的孩子们随时回家。
后来的后来,我们自己做了父母,我忽然发现,我们在西边房间的时间越来越多了,多到东边的房间因为没有人气都变冷了,多到尽管正午炙热的阳光烘烤着西面的墙壁,透过窗玻璃刺进来,我们依然热爱在这间房看书,聊天,看电视,趁妈妈不注意时和孩子在床上打个滚......
现在,爸妈早从那个他们一手一脚建起的房子里搬到了城里。我的妈妈每次说起那个遥远的地方心里都颇有微词,我奇怪为什么妈妈在那生活了大半辈子,却没有爱上那个地方?可是我的爸爸每当说起那个家,那个地方,惋惜,眷恋之情便溢于言表,以至于成了一种执念。
随着年岁的增长,渐渐地我懂得了,原来那个地方毕竟不是生养母亲的地方,她的父母不在那里。而父亲与其说是在想念那个家,不如说他在想念那些记忆里与父母有关的人和事吧!原来所谓的家,所谓的故土难离,所谓的落叶归根都是因为与父母相关啊!
如今,我记忆里那个遥远的家已变得越来越模糊,可是在那里发生过的事却因了父母,姐弟的缘由却从不曾忘却过。
终于明白,原来家不是父母的家,是因为有父母才称之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