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我都没能想明白网络暴力的根源在哪儿,可能这本身就不是一个或者几个原因就能造就的。
网络制造了一个监控式的社会环境,大家都可以去看去听去评价,因此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至高无上的监督者,都拥有给他人的人生“指点迷津”的权利。
网络暴力者不只是那些以网络暴力为乐甚至为活的人和明目张胆暴力攻击的人,更危险和可怕的是躲在带头者身后的那些误以为自己与之无关的人。
“之前骂她的人此刻混在人群中为她惋惜,等不到明天太阳升起她们又会寻找下一个猎物。”
其实你仔细观察,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会在未明了事情真相的时候对他人作出不好的道德评价,或多或少。而当事发时我们却把自己和我们口中的网络暴力者择的一干二净,转而声讨那些言语更为偏激明显性质更为严重的人。
五十步到一百步,有些人总有一天会走到。我们一直都只是在终点等着,而很少在起点和过程中发现问题。
你不能否认有些把抵制网络暴力天天放在嘴边的人,从来不会觉得或者认识到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了其中的一员,说不定,你就是其中一个。
社交平台上从来不缺那种喜欢在事物发展和结果尚未明了之时转发评论热点事件或者八卦新闻的人,好像显得自己跟得上潮流什么都理解的透彻,随后附上几句批评和声讨,最后按下发送键。殊不知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并非他们所见所听所想,所谓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不一定为实,简单的道理等到事情发生时人们总是来不及去思考,好像只有先评价先批判的人才最优秀。
在很多情况下,善跟风者往往比善思考者更容易显得合群。
网络暴力从来都不是一种容易定义和界定的现象,总有人每天忙于在各种社交软件上发表自己的评论意见,当有人po出几张好看的照片时,当有人分享生活趣事时,当有人分享成功喜悦时,当有人发泄情绪时……你去看看下面的评论,酸的,质疑的,嘲讽的,从来都不会缺席。
当发微博或朋友圈才是表达关心和哀伤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允许另外一部分人不发微博的人也是在关心和哀伤?
当只有夫妻或情侣在社交平台上发亲密照片才能证明真正相爱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允许不发微博的人也是相爱的?
当发读书、逛图书馆照片才是真正爱学习的时候,难道发旅行照片的人就不爱学习?
我们太容易用自己的主观臆想,和自己表面上看到的东西,去判定一件事情,去评判一个人。
殊不知,这样只会显示自己的浅薄和无知。
你敢说你从来没有这么评论过?还是说你觉得你的所言所行和那些网络暴力不同?你对日常朋友的评论和你对公众人物或者公众事件的评论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别再安慰自己了,这就是人的劣根性,只不过有人懂得控制,有人肆意发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选择的权利,于此从来无正确和错误可言。
所以在每一句道德评判前请三思后行。
所谓言论自由,不是说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评论。这种自由是有限制的,是不以侵犯别人的自由为前提的,你可以有对他人他事的看法,但不要仅以此衡量一个人一件事,因为你不一定真的了解真的懂,毕竟没人能保证自己永远是对的。而一旦这种看法公诸于众,它便给了舆论机制和别有用心之人造势的机会,从而侵犯他人的自由,给他人造成伤害。所以在你发表“见解”时,请三思后行。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按下发送键对我们而言不应该只是一个动作,更应当是一种责任。
很喜欢的一句话放在最后:
不要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去妄自评价一件事情,如果你不了解,你就闭嘴,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经历过了什么。如果你了解,那你就更应该闭嘴。
成年人最应该学会的,就是克制自己想要指点别人的欲望。
与其花时间去指点别人的江山,倒不如花心思过好自己的人生。
请勿用你的“尺子”,衡量别人的人生。
望世界和平,人人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