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者》——黑塞
我常颠扑于途,
寻庙烧香,
我一无所获,
苦乐皆同过场。
我曾懵然于流浪的意义和归宿,
千百次,
我跌倒,
又把余勇鼓起
我寻找的,
正是爱之星,
它如此圣洁如此遥远,
垂于苍冥。
当我还不识归宿,
游兴正浓,
我曾及时行乐,
也曾屡拔先筹。
如今我认得了我的星,
却为时已晚,
他已背我驰去,
遗我晨雨弥漫。
繁华世界就此别过,
我曾爱之弥深,
即使我无所获,
我仍感不虚此行。
上周末刚看完《芳华》,虽然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去看这部影片,但跟身边好友聊起最近的电影时,总会对此片给予很多的感概和评价,不过更多的是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产生兴趣。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
片尾曲独白过后,韩红的雪绒花有这样一句歌词,每个人都有那么一段时光,青涩,猛烈,散发着独有的味道,那段时光就是每个人的青春。
虽然没有看过严歌苓老师的原著,很多人看过电影,也都想看看原著中所描绘出来的不一样的场景和画面,但其实电影所表达的人物已够饱满,所侧重点也不同,所有人的命运安排也都得到了温暖的归宿。
刘峰,一个活雷锋,一个被大家习惯着使唤来使唤去的老好人,一边习惯地时刻为他人着想,另一边也把自己心中的私心和小秘密掩饰的密不透风,而终有一天当这个集体发现这位活雷锋有个人感情的一幕时,谁也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也似乎在等待着这一刻的来临,像是一种快感,一种期待活雷锋堕落的那一刻。幻想破灭了,雷锋也就不存在了。
而跟刘峰形成对立面,何小萍是一个始终不被善待,却最能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的人,她能忍受这个世界的恶意,却不能忍受这个世界的不公,得知坚刘峰被下放,坚持要送刘峰,当她走出男生宿舍对着刘峰大喊说要送他,那个时候她就明白,自己已经不会是这个集体的一员,也不原意是,她唾弃这样的病态怪圈,做回自己。
冯小刚导演一直是受理想主义的熏陶,但却在现实主义的洪流中出名成功的,和原著中以关注边缘人物的命运作为主旋律不同,电影中侧重的更多是纪念在在那个年代的青春年华和时代变迁,并加上了冯导自己对于芳华这个主题的理解。
这让我想到了张艺谋导演的《归来》,两位导演都是用了严歌苓老师的小说,但却也都只拿走了自己想要的一部分,并不是作为记录者,传达小说的原本精神,而是作为艺术家,用声音和影像传达自己的那一份理想和温度。
影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一段描写战争残酷场面的长镜头,从那一直蝴蝶的伏笔开始到刘峰拉陷入沼泽中的战友为止,以刘峰作为主视角,血肉横飞的场面,令人震惊,中国很少有真正片是用这么大的尺度去描绘的,而在之后的纪录片中,他说:
现在很多年轻的孩子们,在网上都发帖子问我说,这跟谁打仗,其实这是改革开放初年的一场规模不算小的战争,这些人为国捐躯,维护国家的尊严,那最后他们···
被遗忘,被忽略,我觉得这是严重的不应该的一件事。所以现在很多老兵,听说我们拍这个电影里头,反映了有这种有关越战的这个戏分,托人转过来给我发了信,在他们那种老兵的群里就炸了这件事,就说现在居然有人可以敢说我们。因为我也是在那个时期当兵的人,所以我觉得既然我也做了导演,起码我心里头是有这份敬重,然后我觉得应该表现他们的那种牺牲、那种残酷。但是我们现在还是比较模糊的,中国西南边境。
我们都善于遗忘,遗忘伤痛,遗忘泪水,但有些事情我们不应该遗忘。
一代人的芳华终会消逝,缅怀的那一刻,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