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说】原创,转载请标出处
不冲孩子发火很难吗?你不知道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没有方法不用自己强忍怒气而让怒气全消?
明明妈妈跟所有母亲一样,爱孩子,但有时免不了着急。就像星期一的早上那样,眼看要迟到了,明明还在床上赖床,左翻翻、右躺躺,就是不愿爬起来。妈妈催了明明几次,因为知道发脾气不好,便一直忍着,尽量以柔和的声音呼唤孩子起床。但孩子不为所动,甚至对妈妈的话完全不理睬。就在差点爆发瞬间,明明妈妈跑回自己房间深呼吸深呼吸,提醒自己“等待等待”。
怒火稍微平息了些少,但看了看闹钟只剩下10分钟时间,明明不仅没起来,还把自己埋到了被子下。不听话、故意作对、拖拉、不尊重人、顽固……跟明明沾边的这些字眼在妈妈脑海里一个个蹦出,明明妈妈的怒火再也控制不住喷涌而出。面对发火的妈妈,明明这才懒洋洋地从被子里钻出来。
这是大部分有上学孩子的家庭的共同现状,很多妈妈说,我还未生孩子时脾气挺好的,但不知道怎么的,生完孩子后就这样了,看到孩子不顺我意就要发火。虽然每次事后都很后悔,但每次却控制不住。想在那一瞬间控制喷涌而出的怒火,这太难了,就像话到嘴边硬生生咽下去那样难受。并且火发不出去总憋着感觉很难受,每个人更喜欢酣畅淋漓的发泄。的确,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特点,积压情绪是有悖于人类的生存法则的。
这怎么办呢?既然“控制情绪”是逆人性的,那么如果我们顺应人性,是否会更容易?
朋友小木妈妈是个总也控制不住朝小木发脾气的妈妈,小木爸爸是我见过的最会思考的爸爸,总结能力强悍得让人折服。他无数次提醒过小木妈妈,甚至多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跟小木妈妈解释冲孩子发脾气的厉害。但小木妈妈这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情绪型生物总是控制不住。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小木爸爸跟小木悄悄耳语,看到小木捂嘴偷笑的样子,肯定没什么好事情。小木妈妈懒得理会,他们这种方式的沟通在家里是常态。
没多久,小木因为刷牙前的习惯性磨蹭,小木妈妈又是条件反射式地责备时,没想到从小木嘴里吐出的几个字让小木妈妈目瞪口呆,小木竟然说的是“别激动,好好说话”,什么情况?!小木妈妈那一瞬间的感觉,就像一头发狂的疯牛撞上一堵棉花,不仅所有怒气瞬间化解,一阵愧疚还随即而至,“好嘛,妈妈不激动,会好好说话……”也就在这一瞬间,小木妈妈突然惊觉自己又一次把催孩子刷牙的沟通技巧忘记得一光二净。
每次小木妈妈控制不住发脾气,小木就用“棉花”堵,慢慢地,妈妈在一次次愧疚和自我纠正中脾气变好了,小木似乎也越来越懂事 了。
“别激动,好好说话”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是对家长的一种及时提醒,切中“明知不对却又忍不住”型父母的软肋。从心理学上看,孩子的不理睬或故意拖拉是一种冷暴力,会激起人性斗争的欲望,所以很多时候,家长由于人性的作祟,反射式地就会用对抗性的行为应对。而“别激动,好好说话”简单的几个字,一场“腥风血雨”瞬间便化为柔风细雨了。
所以,当你在下次不小心朝孩子发火后,除了跟孩子道歉,还要教会孩子,“下次如果爸爸妈妈忍不住要冲你发脾气,你就要提醒爸爸妈妈说‘别激动,好好说话’,这样爸爸妈妈就不会再发火了”。
有些孩子可能一开始记不住,可以让家里的其他大人在冲突发生时及时提醒,或者多次事后提醒孩子,只要你的态度够坦诚,以及提醒得多了,孩子终究会记得这一技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