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动力
我谈谈我个人的分享,我不怎么了解心理学,所以用心理学来分析我是不懂的。就从现实实际生活当中去谈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可能都会在个人的想法里盘算一些利弊得失。我这样做对我有什么好处。能够得到怎样的利益,我会牺牲多大的付出。在心里就会有这样的叉量比较。根据当前人事物交错比量中。在这个比较中。认为付出的代价小。回报的多,那我就会甘心情愿的去做,如果付出的代价多,回报的小甚至没有,那我就不会积极的去做这件事,
比如我们都有找工作的经验,在找工作的时候我们可能注重工资的多少,工作环境怎么样,工作量大不大。等,如果工资高,工作量也不大,还有双休,工作八个小时。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那我就会去积极做。我们也会认为这个工作还不错。满足自己的需求。
那么仔细想想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这种动力是从哪里来的呢,可能更多的是来自于个人的需求满足上以及确定能够实现自己期待需求满足上。也就是————欲求,以及欲求得到满足
这就是我们凡夫大众在做某件事的身心机制,
当然这并不是完全的,单纯的依赖于个人的情欲满足,还有理性上的交错影响,有时候由于我们道德观念,理想上约制我们情欲需求。所以人们虽然依情欲满足为动力。但也不会为所欲为。
比如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公司有规章制度,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学校有校规,就是让我们在理性上认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起到一个这种理性上约制自己。合乎社群和谐规范。
当我们在做某件事经过损益评估。权衡利弊。做出预期规划,并且愿意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做的时候,一旦实现这个目标,就会形成一个胜任的经验。并且在认知上也能够得到信受。然后就会更加有动力依着过往的经验继续做这件事,并且进一步的期待利益扩大化。激发前进的动力。
这就是自我动力的基本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