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丽
一只叫汤唯的萧红
许鞍华,《黄金时代》,首映日,一个民国女作家,萧红。
电影从这几个方面讲了萧红的一生:离家出走,遇见萧军,与萧军的生活,结交鲁迅及其他文艺界的朋友,与萧军感情冲突,投向端木蕻良,去山西,去武汉,去香港。在这部戏里,与萧军及端木蕻良的感情纠葛,最能体现矛盾冲突,自然被当做主线。
萧红好似一只蜉蝣,沉沉浮浮,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方向,一生流离。她又像一株槲寄生,自己没有谋生的能力,必须依靠男人,依靠友人。从开始的离家出走起,她被表哥抛弃后,先投奔了自己的未婚夫,接着认识萧军,从此与他相依为命,跟萧军感情危机后又搭上端木蕻良。缺乏了男人,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她好像一棵野草一样随时会被拔地而起。
她天真,在洪水滔天的哈尔滨某个小旅馆的窗口,能挺着孕肚跳下窗台,准确落到小船上的时候,还能嘻嘻哈哈;她倔强,在跟萧军冷战的时候,摸下床拿起本子,含着热泪写下“弃儿”二字;她清醒,明白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在争执的时候坚定地说“我只想找个地方安安静静地写东西”;她厌世,挺着大肚子无力地倒在码头的木板上,带着一股子破罐子破摔的悲决。
我至今没看过萧红的著作,暂时没有从文字中揣测她的性格气质。
但汤唯的表演,没怎么脱离她本人的影子。从某种意义上说,她在《色戒》里的表演,才更像演戏。我甚至觉得她饰演的萧红,其实代入了她自己:那么的懵懂天真,不谙世故,一点点的冲动任性,文艺气息,迷迷糊糊却又倔强孤独,在命运的冲撞中无知无觉,随风漂流。
她演绎出了作为女人的萧红,却没演绎出,作为民国优秀女作家的萧红。但我认为,这是导演的过错,在选择素材内容上的疏忽,表现方式太浅薄,没有力度。
这不是萧红,只是一只在民国的战火纷飞颠沛流离中,随时保持一种迷迷糊糊式的天真勇敢的汤唯。
说好的民国气质呢?
电影在没上印的时候,打着“黄金时代”“演绎民国气质”等招牌吸引注意力。可电影看完后,我很失望,民国气质在哪里呢?
在我心里,民国气质是非常复杂和文艺的,带着一种理想主义的勇敢和无畏,是朴素却震撼人心的,娓娓道来的优雅。
且不吐槽那些破烂小旅馆的布景如何现代和糟糕吧,且不吐槽里面角色说出的“干货”“绯闻”等现代词汇吧,一个贫穷的民国女作家的服饰应该是什么样子?
电影里的汤唯,动辄红色贝雷帽,黄色风衣,那数不尽的冬日红色呢子大衣、格子呢大衣,衣服上还镶着贵妇人一样光溜顺滑的皮草,请问我还是在看《色戒》里的那个伪文艺贵妇王佳芝吗?
为什么在所有人都努力地衣着低调、说着半文不白的话以扮一个像样的民国人的时候,萧红非要这么穿来抢镜呢?导演,我猜不透。
民国的文人们都在做些什么事?办报社、集会、结社、演话剧、做文章、讨论国事。可你看看电影里,萧军的那帮子朋友在干什么?不就是排练了一个笑场的三流子话剧,一群人在黑夜里手挽着手唱歌么?民国气质在哪里?
所谓的民国气质,大概折射在王志文这个老戏骨扮演的“鲁迅”里。他面孔肃穆,吐字缓慢,一字一句都端着一股刀笔斗士的深刻范儿,气质是演到位了,就是说台词有点太用力,不够自然,难道鲁迅先生平日说话的句子也跟写作的句子一样?
奇怪的叙事视角
这部电影好长,一个仅仅活了31年的民国女作家的一生,竟然拖拖拉拉讲了三个小时,其实根本没有太多情节可言。
大概是萧红本人的生平实在乏善可陈,而且资料散佚,没有一条完整的线索把整部电影的情节串联起来。于是导演用了角色陈述的方式,来表现主角萧红的经历以及性格,这一部分占据了大量的镜头内容。
但这种手法实在显得黔驴技穷而奇怪:每个角色对着镜头讲几句话,好像准上市公司CEO在镜头里为公司拍上市宣传片一样,官方而僵硬。每个角色都处在电影时代背景下,负担各自的戏份任务,却又要时不时地走到镜头前讲几句,仿佛电视台的外景主持在外采访。
拍一个女作家的传记电影,能有哪些素材呈现给观众来看呢?无非就是她的家庭背景,她的性格,她的缤纷情史,她的人际关系,她在人生重大关口的抉择,她本人的著名作品的撰写经过,她的喜悦与挣扎,以及她的末路。
可一个女作家的大部分价值在于她的文学作品,不可能拍她写作的经过啊,否则就只有一个镜头,演员伏案,写写写。如果她本人的经历平凡寡淡,毫无特色,制作成电影的价值在哪里?
同样是文艺电影,当年电影《时时刻刻》里演绎的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后,收获了众多好评。大概是演员很传神地表现了神经质的女作家,混乱的精神状态,和单纯深刻的气质。
如果满分10分,我给《黄金时代》打7分。
慎拍女作家的传记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