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朋友小C,碰到了一件烦心事。
她老公的妹妹带着只有几岁大的孩子,住到了她家里。
本来以为只是过来住几天,结果小姑子变卦了,说等她在这个城市找到满意的工作之后再找房子住。现在已经住了两个星期了,还没有任何关于工作的消息。
在她家住也就罢了,这个小姑子还从来不把自己当外人。不仅从来不帮忙做饭、洗碗、拖地,还随随便便进入他人房间,没有一点儿“界限感”。
有好几次,我朋友都觉得很委屈,但最后她还是忍住了,没有直接讲出来,因为她害怕起争执、破坏姑嫂关系。
每次回到家,她还是笑脸相迎,不管是自己该做的,还是不该做的,她都全部包揽了。
过去,她只需要照顾老公和自己的孩子,现在一下子要多照顾2个人,感到身心俱疲,但是她又觉得无能为力。
其实,像我朋友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心理学家把这类人称作“圣母型人格”或者“讨好型人格”。
1、讨好型人格有哪些特征?
讨好型人看似都非常“可爱”,他们总是平易近人、亲和友善、乐于助人,对别人的要求几乎都“有求必应”。
但这群“可爱的人”生来却像被女巫下了诅咒一般,他们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只能压抑自己;他们不敢当面拒绝,不敢当面发脾气,他们掉进了他人期望的牢笼中,不能做自己。
英国心理学家雅基·马森把这叫做“可爱的诅咒”,她认为,讨好型人格最显著的特征有三个。
(1)总是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
雅基·马森就是一个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她在《可爱的诅咒》这本书中分享了一个自己的故事。
有一天,她和丈夫参加表侄女的生日聚会。在聚会上,她不小心摔了一跤,伤到了胳膊。
她不想因为自己受伤,而把温馨的聚会搞砸了,所以她若无其事地站起来,表现得好像一点儿事儿都没有。不仅如此,她还带着伤,继续跳舞。
这还没完,她为了不破坏孩子的假期和朋友的约会,在接下来的10天里,她仍然用受伤的胳膊开车、划船、做各种事情,直到把答应别人的事情都做完了,自己才去医院检查胳膊的伤情。
她总是一如既往地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这是讨好型人格的典型特征。
(2)始终把友善待人作为唯一的行为标准
讨好型人格还喜欢把友善待人作为一个“金科玉律”去执行。
这会给他们带来一种“假想的”安全感,他们觉得这样做会得到大家的喜爱和肯定,最起码他们不会陷入麻烦,因为他们对每一个人都很亲切友善,他们几乎照顾到了每一个人,他们很少拒绝他人,很少让他人失望。
(3)在公众场合,总是尽量地避免争吵和冲突
很多讨好型人格都是“愤怒逃避者”。他们害怕与他人起冲突,经常避免在公众场合抱怨和争辩,以免遭到他人异样的目光。
当遇到对自己不利的情况时,他们也很少“奋力反击”,比如说投诉餐厅服务不好、去商店退货、要求他人立即停止做某件让自己不舒服的事情等等,有人甚至为了避免让对方不高兴而不敢分手。
蒋方舟曾在奇葩大会上坦承,她自己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她讲到,有一次跟男朋友吵架,男朋友不停地打她的电话,她对此感到很反感,但是因为怕惹男朋友不高兴、怕制造更多的冲突,她都不敢对着电话跟男朋友怒吼一句“请你不要再打电话了” 。
2、讨好型人格是如何养成的?
为什么很多人会养成“讨好”的习惯呢?
其实很多深深根植于我们脑海中的观念和习惯,都来自于我们的童年。
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就曾经指出,“我们年幼时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与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在小的时候,你感受到你是好的、受人喜爱的、被人珍视的,那么这个积极的信念,会伴随着你一直长大成人。
反之,如果你觉得你自己是坏的、不受人喜爱、不值得被爱的,你就会把这个消极的信念深深的扎根在你的骨子里。
有时候,即便你长大成人了,即便你拥有很多的财富,即便你身边明明有人爱着你,但是你却觉得你自己仍然是不被喜爱和不值得爱的。
很多讨好型人在小时候获得的大多是“有条件的爱”,而不是“无条件的爱”。
所谓“无条件的爱”,是指我是因为你这个人本身而爱你,不管你做什么,不做什么,我都依然爱你。
而“有条件的爱”是,你必须做了什么事情,我才会爱你,如果你不做,我就不会爱你。
我经常听到有一些妈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以一种调侃式的方式对孩子说:“你不要再做这件事了,你再做的话,妈妈就不爱你了。”
如果这个妈妈经常这样教育孩子的话,她给孩子传递的就是“有条件的爱”,会让孩子觉得我不能做这个,我要“乖一点”,不能惹妈妈生气,这样我才配得到妈妈的爱。
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提出过“评价源”这个词。
他指出,一个人的评价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部评价源,也就是通过自己的工作、成就、行为举止来做出对自己客观的评价。
另一种是外部评价源,也就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认识,完全来自于他人的评价。
对于讨好型人来说,他们的外部评价源,比内部评价源要明显多的多。
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在童年时期获得的爱都是有条件的,他必须做对某些事情,而不是做他自己,才能获得爱的奖励。
所以,讨好型人会更倾向于通过自己的行为,去获得他人的爱和认可,而不是自己本身的样子。
3、如何摆脱“可爱的诅咒”?
显然,如果一味地通过一些看似可爱的、善意的行为去讨好他人,那么,虽然能够避免一些冲突,但这是以掩埋真实的自己为代价的。
曾奇峰老师说:“生命的能量从来都不会甘于被压制,而会倔强的要寻求释放和表达。”
以压抑自己来满足他人,时间长了,必然会对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那么我们究竟要如何摆脱这个“可爱的诅咒”呢?
(1)你有权让别人失望
讨好型人有一个“死板的个人规则”,认为自己不能让他人失望,自己不该辜负他人。如果这样做了的话,别人就会受伤,然后自己就会非常愧疚。
这其中有一个“投射心理”,讨好型人把自己的内心独白,投射到别人的内心世界里。
他们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害怕失望的人,他们知道失望是什么滋味儿。
他们自己不能够承受失望的痛苦,所以他们也不想把这种痛苦施加在他人身上。
但问题就在于,我们不能够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他人的想法混为一谈。我们觉得有些事情会让人失望,但可能在别人的眼里,这压根儿都不算事儿。
我们要意识到,我们有权拒绝他人,倘若这种拒绝使他人感到失望,那么这是他们需要去处理的情绪,你无需愧疚,这不是你的责任,你也无需对他人的情绪负责。
(2)懂得客气地拒绝
对他人说“不”看似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实际上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所以在拒绝他人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小技巧,让拒绝显得客气又有礼貌。
比如有人想请你帮忙,你自己不确定能否帮得上,那么你可以当下先不要做决定,给自己争取一些时间,等确定好了再回复他。
如果你发现自己帮不上这个忙,或者不想帮,那么你同样可以利用这个“缓冲”时间来给自己找出一个客气的理由去拒绝他。
或者你也可以推荐一个能够帮忙的人,让事情有一个好的结局。当然前提是你推荐的这个人,他确实有兴趣,否则只会给自己招来更多麻烦。
我们还需要注意一点,就是在拒绝的时候一定要表现坚定,眼神不要躲闪,语气不要透露出迟疑和不确定,否则对方会觉察到你的愧疚和不自在,从而说服或者操纵你改变注意。
(3)用“行为实验”来检验你的预设
很多讨好型人内心都有不被认可、不被喜爱的恐惧,为了摆脱这种不舒适的感觉,他们会避免各种冲突、争辩、拒绝,努力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中。
讨好他人、附和他人的意见这种行为,其实就是为了平息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安全感。
他们心里都有这样一个“预设”,那就是——我不能够对别人说不,我不能够制造冲突,否则别人就会生气,从而不喜欢我,而我无法承受他们的不喜欢和生气,所以我要尽量表现的“可爱”。
我们可以根据行为心理学中的行为实验,来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真的会发生。
具体做法是,你可以列出10个让你感到恐惧、为难的事情,然后从最容易、最简单的那一项开始挑战。
比如说,你总是依附他人说的话,不敢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那么下次跟朋友出去的时候,你可以尝试表达一些跟朋友不一样的观点和看法,看看朋友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反应,这个反应跟你预设的是否是一样的。
根据认知行为心理学的理论,一个人改变了他的行为,就可以改变他的思想和感觉。
如果你发现,你的预设跟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那么持续获得积极的反馈将有助于打破“可爱的诅咒”。
总是讨好他人,是无法吸引到真正欣赏我们的人的。
就像蒋方舟说的,“真正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自信、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故作讨喜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