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几个月前,微信突然有了一个新功能,就是点开“设置”里的“隐私”,其中有一项“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可以选择“最近三天”、“最近半年”或者“全部”。我选了“最近三天”,所以我发的内容你们就只能看到最近三天的,三天一过就会自动隐藏。怎么样?这个功能与之前的“分组可见”相比,你们觉得哪种更高级呢?
本来出于好玩,我也把朋友圈设置成了“三天可见”。结果,没多久,朋友圈里又铺天盖地转发起对这个设计进行讨伐的文章来。有人说这种行为很矫情,既然不让看朋友圈,干脆互删好友得了;有人觉得被“屏蔽”的感觉很委屈,平时工作忙,不能经常刷朋友圈,好不容易得了空,一点开你的头像,居然是条“分割线”,真的是又尴尬又失落;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赞同这个设计,说它类似于国外某社交网站的“阅后即焚”,有防止自己一不小心成了“网红”后有心之人前来挖坟的未雨绸缪……
我从2013年开始玩微信,发朋友圈,一直坚持记录着一些生活趣事、读书所感,或是对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即性评说。有很多朋友表示喜欢看我发的内容,这让我很开心。当然,为了不让人讨厌,我也很控制,一天至多两条,绝对不干看场演唱会就在朋友圈里发小视频直播这种事。朋友圈里的内容具有“即时性”,也就是需要你当时当地进行记录,过了那个点,你可能就没有那份心情了。所以我经常会翻看自己过去发过的内容,跟着朋友圈回顾自己的2016年、2015年、2014年…有时一个人看着看着就会痴痴傻笑或者潸然泪下。朋友圈已然成为我生活的一种记录,会帮助我保存那些珍贵的生活点滴。就等同于我的记忆芯片一般,等着我随存随取。那么,我就想说一句,既然是个人的记忆芯片,把它隐藏起来,又有何不可?
比起之前的“分组可见”,我觉得限时可见这件事要光明磊落的多,既然把你加为微信好友,不管你是我顶头上司,还是工作中接触到的外单位伙伴,我都把你们和我的家人、朋友、同学一视同仁,我把当时所想所感点个发送键,就立刻分享给了你们所有人。可能你真的忙,平时不爱看微信,想起来要关注我近况的时候,一点开看到没内容后会有点小失落。没关系啊,你可以直接微信我,甚至打电话给我“嗨,好久不见,最近过得怎么样?”
知道吗?我现在最渴望的一件事,就是有人打我电话,不是推销房子,不是问我要不要贷款,不是问我工作上的事,不是找我帮个什么小忙,而是不带任何功利性目的,问我一句“最近咋样了?”
我有一个大学时代认识的朋友,可以说相逢于微时。等到工作后我们在两个城市生活,一年联系不了几次,但我发现她每次打电话给我,总要带着一些事情要我帮她做。当然,事是小事,都在我能力范围以内,每次我也都义不容辞地去办了。然而,令我觉得不开心的是,当我接起她的电话,兴奋得想和她闲聊几句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她其实没那么想和我叙旧。于是我就跟我老公抱怨,我老公说我傻,对人太用情。而这个当今社会,每个人似乎都在步履匆匆奔前程,没有多少人会停下来主动关心自身生计以外的其他。
后来,我和那个朋友在朋友圈里成了熟悉的陌生人。我们之前是两家人一起出去旅行的关系,然而现在有两年多没碰面了,只是偶尔会在朋友圈里互相点个赞,她现在事业很成功,可能也用不着我为她做任何事了吧?我以为朋友之间就这样淡了。我一直觉得我自己没错,既然她不看重我们的友谊,我又何必上赶子把自己的真情交出去?
一直到昨天上午,我都是这么想的。就在昨天下午,这个朋友突然给我发了个微信,“我给你寄了中秋礼盒,一点小心意,注意查收,祝你佳节愉快。”于是,我,除了谢谢以外,忍不住问了句,也是我在那个时刻才猛然发觉到自己从来不曾主动问过她的一句话,“你最近过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