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儿童教育家十分重视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因为一个人交际能力的好坏,常可影响其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专家们指出衡量孩子交际能力的标准是:
1.不惧怕陌生环境,很快适应新环境。
2.必要时,能克制自己的感情。
3.有独立能力,不喜欢依赖别人。
4.与小伙伴相处和谐,能在各项活动和游戏中合作成功。
5.普于和乐于帮助他人,并能谦让。
6.能理解成人的意图,并能按成人的意愿去办事。同时还能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和建议。
7.有组织能力,在游戏和学习中能起到“小领袖”的带头作用并为伙伴们所喜爱。
8.在公开场合中,能聪明、机智、不卑不亢地表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9.热情开朗,与人交往中充满尊重和信任。
著名犹太教育家齐克罗宾把孩子的交友过程分为四个互相重叠的阶段,针对孩子以下的几个情感阶段,父母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帮助孩子建立友谊,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三至四岁为自我中心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经常把在一起玩或者住在附近的孩子当成朋友。最好的朋友就是住得最近的孩子。这时的孩子寻找朋友就是为了有用:对方有他喜欢的玩具或者他不具备的能力。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善于交往,却拙于影响他人。
四至六岁为自我满足阶段。交友,互惠不是目的,他们往往不能同时交较多的朋友。
六至九岁是互惠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交友是互惠而平等的。因此,他们评判朋友就有了一个标准:谁为谁做了什么,并希望得到回报。正是因为这种互惠的关系,这时,有友谊也只限于一对、小团体或者小派别,而且一般为同性关系。
九至十二岁是亲密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朋友的表面行为不太注意,转而关心其内在素质和幸福与否。许多心理学家把这一阶段视为所有亲密接触的形成阶段,他们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在这个时候不能找到亲密的朋友,那么到年少或者成人时代就永远得不到,也不会得到真正的亲密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