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
每个人都像是一棵树。
生物之间是有相似性的。如果把每个人都看成是一棵树,那么,一个人最终长成什么样子,决定于他赖以生存的环境和长期以来所吸收的养分。«布鲁克林有棵树»中的小女孩弗兰西自小生活在贫穷脏乱的贫民窟,受尽嘲笑,屈辱,冷漠,但幸运的是,她置身在书中,她一直从书中汲取营养,生活在丰富的精神世界里。又是知识,改变了她的命运,使她最终长成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
贫穷是她生长的土壤。
那是美国大萧条时期,贫民区的人们 生活在饥饿之中。童年的弗兰西不得不为生计奔波---捡拾垃圾,卖废品,为多得一分钱而忍受捏脸蛋的屈辱;去购买发霉的面包,想尽办法买到新鲜的肉......童年本应是快乐无忧的,但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总是会迫使人不得不为了填饱肚子而忍受自尊的煎熬。
我想到«平凡的世界»里的一个细节:一个女孩子,在空无一人的饭堂里,拿馒头在已经没有菜的菜盆里蘸了一点菜汁......那一幕仿佛在我眼前,不,的确在我眼前发生过。使我至今想起,仍然忍不住鼻子发酸。
坐在舒适的沙发上,暖暖的阳光照在我身上,我却在书中看到弗兰西一家如何加工霉面包,如何想尽办法却还是填不饱肚子。我感到愧疚,尽管隔着一个世纪,我依然感觉弗兰西一家受苦受累挣扎着过日子,而我却温饱有加是一种深深的罪过。
贫穷不是他们的错,不是任何人的错。谁也不应该为自己拥有更多的资源(金钱)而高高在上,而骄横傲慢,而沾沾自喜。也不应该因为此而失去内心的真纯,裹上一身厚厚的铜臭,鄙视着自己的同类。
谁愿意贫穷啊,弗兰西的外祖母和她母亲关于贫穷的思考,关于摆脱贫穷的一段描写真令人感动。罗姆利家族缺少知识,他们做出了反思,外祖母不识字,女儿们也没有读几年书。因此,要想改变命运,秘诀就是读书。外祖母告诉弗兰西的妈妈凯蒂,每天给孩子读书,读新教的«圣经»,读莎士比亚。每天读,读完再读。还要给孩子讲故事,使孩子具有想象力。她说:有了想象力,日子不好过,也不会钻牛角尖困在日子里头。
她还说:教孩子的时候,别忘了苦难也是好事,苦难磨练人,让人性情饱满起来......
多么睿智练达的一位外祖母!
没有人喜欢苦难,尽管有人曾说,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大学。但是,谁愿意生活在苦难之中呢?罗姆利家族女子的好强,使他们一家学会苦中作乐。弗兰西每次倒掉的咖啡,使她们自豪----能够有东西浪费,使她们感觉愉快。他们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快乐,弗兰西父亲的歌声,弗兰西在图书馆里的充实日子,弗兰西和弟弟尼雷的互相关心,妈妈别有用心的弗兰尼雷丸......
生活是如此捉弄人,弗兰西痛失亲爱的父亲,好在她还有书。她在图书馆里读书,她在图书馆里幻想,如果将来拥有自己的房子,她最希望的是有一张漂亮的书桌,有削好的铅笔,干净的记事本,然后就是书,书,书。
书弥补了现实生活的苍白,滋润了幻想者的心灵。书中有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不同遭遇的人,有那么的令人感动的故事......书,为弗兰西们打开了一扇门,满足了一颗向往更高境界的心。
幸好还有书的陪伴啊。
我不由得想到自己的童年,也许基于贫穷的生活,单调的日子,当我认识字开始,我就发狂地阅读。只要看到书,不管是什么书,都要一口气读下去,忘掉全世界。有时候书籍的缺乏使我不得不寻找一切人的书,父亲的书我也读。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躲在被窝里读不知从何处得来的«青楼恨»,泪水哗哗地流淌,心揪得一团一团地痛。终于读完后,我抽噎着趴在被窝里,久久久久,那时,我大约十岁。
愿意徜徉在书中,大多是喜欢幻想的人。或许童年的弗兰西和我一样,想要在书中寻求,寻求爱,同情,寻求渴望的东西。只有书能够满足一颗过于敏感的心。
结局是令人欣慰的,弗兰西最终改变了命运。她凭借知识,凭借勤劳的双手,使一家人摆脱了贫穷,也凭着自己顽强的精神,考上了大学。
弗兰西曾经有一棵树,他们称之为"天堂树"。天堂树,不择环境,它何时何地都能萌芽,生长。在贫民区长大的弗兰西,就像那棵天堂树,长起来了---郁郁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