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发布后,收到了长长的留言,里面聚满了儿时的欢笑,鲜活了无数个感动的瞬间。
思丽:“看完《老屋》后,童年往事,都记忆犹新了。”
简兮:“那时候酸甜苦辣中自有乐趣,吃饭和剥南瓜藤的风景真是别样怀念[拥抱][拥抱][拥抱]。最喜欢在街愣子里吃饭,个个都端个碗到门槛上坐着,边吃边聊天。”
思丽:“确实,夏天时都坐在那冰凉光滑的石头凳子上,个个都喜欢。还有,那时候早上上学就到你家集合,等你一路去明镜中学读书。”
简兮:“思丽姐是我们当中最幸福的人!你家条件最好,4朵金花,最幸福了!”
思丽:“还有,就是每天放学回家,陪你一起把豆腐烘干,再出去叫卖。你真的太优秀了[强][强]。”
思丽:“没有啊,那时候我和芬玩得好,她是我心目中的女神!能吃苦耐劳,很佩服她。”
简兮:“我也喜欢并佩服芬姐,天天往正堂屋跑,到芬姐家吵,有时候我妈找不到我尽是骂我。”
思丽:“芬,你每次挑水回家,都要经过我屋前,还要停下来歇歇,陪我聊聊天再回家的。”
简兮:“记得经常和芬姐去火车站捡煤渣,每次都捡不赢她,还搞得和花乌龟一样,那种感觉现在回味起来真的很好玩,很快乐。”
简兮:“那时我也天天去等艳琼姐(小名琼妹几),就是红林阿公的女儿,不知道她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原来还和我一个厂打工呢!”
思丽:“她糟糕得很,现在离婚了,神经有点错乱。”
简兮:“那时候我天天有事没事都往她家跑。”
思丽:“在村里,她家差到极点,三兄妹都没有成家。”
简兮:“思丽,那时村里的人都拿你和刚子开玩笑,你们应该都有意思吧?”
思丽:“是的,记得那时候刚子还写过一次信给我[捂脸][捂脸]。”……
思丽是我的同学,从小学到初中,无话不谈。也是她把我从深圳带来了珠海,她高大漂亮,家里做牛肉生意,条件不错,在深圳的日子,一直都是她照顾着我。
简兮,是我妈妈闺蜜的女儿,比我小点,因为长辈的关系,我们之间长期往来,关系很好。她们家坐落在我们古街(俗话叫街愣子)中间,这条街大都都是做生意的。
有大一点门面的"洋货店"、歇伙铺(旅店兼饭店)、中药店、小点门头的小摊子,记得淸楚的小门店有拔牙的、修鞋的、修钟的、修自行车的、理发的、糕点店、裁缝店、豆腐店、米酒店、饭店、染布店、补锅店、铁匠铺、挂面店等,比现在的商业街还要热闹。最繁华的清末民初,街上有商家40多家,从业人员200多人,每天客流量达1000多人。
简兮家卖豆腐,祖祖辈辈都是卖豆腐,手艺很好,隔壁家是个染坊,这条街里做豆腐的有很多家,属他们家的最有名,卖得最好收工也最早。
我们家后来做豆腐卖,都是跟她妈妈学的。
这是一条歩行街,兴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脚下是湘乡通往安化的官道,当然现在看来只是一条巷子,由南向北绵延一千米左右,宽约3米左右。巷子的东部是土木结构的商住两用的商铺,住着农时务农、放下锄头经商的农户,巷子的南部为三米多宽的由木柱支撑的盖瓦的木棚,延绵不断达1000多米。能够晴不晒,雨不淋。
小时候,我们经常在这条街走过,各种叫卖声,使人有种上城的满足感,放学上学,这条街最是热闹,因为我们的小学就在旁边。
简兮家还有乒乓球台,就是水泥板搭建的洗衣台,和乒乓球台差不多大小,我们几个经常在这里打球,不知渡过了多少快乐时光,也因此不知挨了父母多少次皮鞭。
那些欢声笑语,那些陈年往事,随着古街的空屋,慢慢尘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