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看完电影心情沉闷得难受,全片没有一句台词,整个电影都是黑白色。但的确是部好电影。
故事讲了一个小时,情节是这样的:
老人一个人生活,像很多孤寡老人那样,老人睡觉时会在炕旁边给老伴铺一床被子,吃稀饭的时候也会备两副碗筷。
后来老人在冰窟窿里钓上来一条鱼,放在鱼缸里养着,小鱼每天陪伴着老人,但鱼不能表达情感。
第二天来了一只鸟,小鸟给老人叼虫子吃,又在老人屋檐下造了个窝,每天陪伴着老人。于是,老人决定把那条鱼杀掉。那是一把钝得要命的鱼形木头刀,光是看着鱼头一刀一刀砍下来就砍了好久,我想不出那条鱼有多痛苦。老人把鱼肉切得很细碎,想拿给鸟吃。
他捧着碗里的鱼走到外面找鸟的时候,发现小鸟已经被孩子栓走了,他狠狠打了孩子一拳。
孩子后来每天陪着他,他给孩子吃土豆,孩子不想吃。那只陪他的鸟飞回来了,他把鸟从头穿到木棍上,放进火炉里烤了,拿给孩子吃,孩子吃掉鸟肉。
后来孩子回家了,一次看望他的时候,他在睡觉,孩子走的时候门声惊动了老人,老人步履蹒跚的追了出去,在冰窟窿里发现了孩子的帽子,以为孩子掉进了冰窟窿,其实孩子只是回家了,帽子掉在那里。
这部电影与其说讲的孤寡老人的故事,不如说是一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人性故事。为了取悦小鸟,一刀一刀宰杀了鱼;为了取悦小孩,在滋滋火苗声里剥了也那个陪伴他的小鸟的皮。
本来生活中吃一条鱼、一只鸟可能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小事。但在一个孤独被放大了的环境里,人才会意识到动物有精神的存在。但就算是与之交流、陪伴,人之为人,还是有戒不掉的贪欲、我们贪恋更多的交往和情感的融合,就好像出卖了别人的感情,就可以让你们之间的感情加深一步。
结果鱼和鸟被杀了,小孩子在老人的脑海里掉进了冰窟窿里。老人在失去这一切的时候应该是最悲哀、凄凉和孤立无援的吧。他亲手宰杀了陪他的动物,为了鸟、为了孩子,似乎理所当然,合情合理,因为是带着对另一事物的爱,所以可以理解为善。但那挣扎着的鱼头和被刺穿身体的、甚至在火炉里还扑扇着翅膀的小鸟这两个意象,是比死亡更残忍的恶。这就是人性。
我想起了《夜莺与玫瑰》,那只爱上了男孩的夜莺,为了给男孩一朵红玫瑰送给他喜欢的女孩,用胸膛顶着白玫瑰树的刺整整唱了一夜,直到夜莺的嗓子唱破、鲜血流尽,一朵由夜莺的鲜血染成的红色玫瑰花在清晨滴着露水开好了。男孩拿着那只娇艳的红玫瑰,想去献给他心爱的女孩。女孩看不起那只红玫瑰,只想着那个能让她荣华富贵的宫廷大臣,学生愤怒的把玫瑰扔到了大街上。王尔德接着讲:“玫瑰落入阴沟里,一辆马车从它身上碾了过去。”
这只陪伴老人的鸟和王尔德的夜莺太像了,甚至它是幸运的,它的死得到了小孩子的认可,小孩子一口一口咬得很香,老人在一边看着也幸福。是不是因为 “鸟的心怎么比得过人的心呢”,人心贵重在复杂多变,鸟的心轻贱到廉价又单一?
正打到这里,窗外突然下起很大的雨。等到小孩子离去,老人一个人回到屋里,想起了多年前老伴陪在他身边。他终究不是王尔德笔下的苦读少年,少年还有哲学、逻辑学要研习,一会就把这件事抛到脑后。老人失去了陪伴,什么都没有。之前对他的讨伐好像过于猛烈,又让人心生怜悯,他不过是一个孤独的人,想找一点安慰,想倾尽所有换得一点爱。
他也是那只夜莺啊,他好像在对鸟说:“你看,这是我能为你做出的最大的牺牲。”又好像对小孩子说:“就连我珍爱的那只鸟,我都可以给你做祭品,这是我对你的爱。”但终究,小孩子是要离开的,剩他自己躲在寒冬的房子里睡去,临终也没人记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