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曾有一档纪录片《镜子》,描述了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情愿通过自残自伤的方式去伤害父母、控制父母。
当前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引发教育界的担忧和关注,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过去的教育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的教育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正轨。
为了缓解这样的状况,教育部、国务院大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此都非常重视,发布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提出教育未来的关键在于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
作为21世纪的家长,我们需要了解亲子教育三元论:明确教育目的、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
什么是核心素养呢?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表现,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也包括做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
核心素养的内涵是: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核心素养要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交流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核心素养与儿童身心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儿童发展的根基。
核心素养形成有关键时期的特点,一旦错过关键敏感期,则很难弥补。
0-12岁关键敏感期如下:
0~1岁:认知启蒙,视听觉敏感,动手敏感,语言敏感,依恋关系。
1~2岁:吸收语言,积极模仿,行走敏感,内部秩序,安全感。
2~3岁:语言思维,外部秩序,幽默感,工作本能,安静练习。
3~4岁:词汇大爆炸,提问敏感,绘画敏感,注意力敏感。
4~5岁:喜爱数字,书写敏感,区分和比较,纪律敏感,社会秩序敏感。
5~6岁:识读敏感,运算兴趣,意志力敏感,道德文化敏感。
6~7岁:独立又要依赖,情绪冲突,内心矛盾。
7~8岁:抽象思维发展,追求独立,做事力求完美。
8~9岁:喜爱思考,思维跳跃,喜欢写作等富有创造力的活动。
9~10岁:自制力强,独立而执着,为完成任务全力以赴。
10~11:岁乐观积极,开始向青春期过渡,成长的重要转折点。
11~12岁:倔强反叛,性征发育,情绪反复,对抗中确立自我,个性基本形成,逐渐能够平和、宽容、主动、专注地做事。
除了在儿童对应的年龄段,关注其关键敏感期能力的培育,家长还需关注核心素养的积淀,让儿童身心全面、自主、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1、全面发展:美国心理教育学家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九大智能,要观察了解孩子从他的优势智能出发,逐渐带动其他智能的全面发展。
九大智能分别是:
• 语言智能:有效运用语言的思维能力。方向:律师,演说家,作家等。
• 逻辑数理智能:有效进行计算推理、科学分析的思维能力。方向:会计,程序员,科学家等
• 音乐智能:感觉、表达、辨别及创造音乐的能力。方向:作曲家,歌手等
• 空间智能:感觉视觉空间并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方向:设计师,建筑师,画家等
• 身体动觉智能:善于运用身体表达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方向:演员,舞蹈家,运动员等。
• 内省智能:能了解自身的感受与情绪,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方向:咨询师,心理医师,小说家等
• 人际交往智能:理解他人,并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思维能力。方向:政治家,公关,企业家等
• 自然观察智能:对自然界中事物有认知辨别和分类的思维能力。方向:生物学家,社会学家等
• 存在智能:对生命和生活本源的终极思考和探索。方向:哲学家作家,科学家,宗教研究。
联结和尊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人格的基础。孩子的一生很长,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意愿。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优势智能与学习无关,就人为设置阻碍,关上孩子发展其优势智能的大门。而是要细心观察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愿,发挥孩子的长处,让孩子的优势智能撬动其他智能全面发展。
2、自主发展:要允许孩子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这样才能培养他自主发展的能力。
要相信,孩子天性热爱学习,有向美向善的力量。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放下自己是家长、说话是权威、孩子必须听话的执念,而是要用蹲下来的视角看待孩子的行为,尊重孩子的节奏和选择,充满爱心、耐心地陪伴、鼓励、引导、支持,而不是用高高在上的权威态度对孩子进行长监督、指责和逼迫,这反而会让孩子失去了自身向善向好的原动力。
3、可持续发展,要让孩子拥有终身成长、不断学习、塑造自我的积极信念和力量。
给孩子积极正向的信念,相信他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95岁的彼得格德鲁克还在持续学习;村上春树说,他在走入社会后才对学习产生兴趣,并大量学习。
家长不要被一时的分数裹挟,而要用更长远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这远比期末考试的分数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