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医生保罗在兴趣和求知欲的驱动下,爬到了神经外科的最高山峰,也的确为很多人抓住了死神,让很多人起死回生。
可是就在这前途一片光明之时,死神又来了,不同的是,这次是自己的死神。
36岁,肺癌,这是千分之零点一二的几率。
作者没有问:为什么?(也没用去反省,是否因为工作太拼命?常常连续72小时的高度紧张工作?)
他先是坦然接受。
然后沮丧迷茫。
再是放下,当他看到这句话:I can’tgo on, I will go on.
每个人都会死,这是自然的必然。只是生命还剩下多久?
作者说:如果生命还剩下10年,他会回到他最爱的神经外科,重新拿起手术刀为其他人尽可能找回生命的尊严。
如果生命还剩下2年,他会选择创作文学,这也是他从小爱干的事,更别说还有文学硕士。
如果生命只剩下几个月,他会选择和家人一起共度。
诚然,死神就是这样,你知道他肯定会来,但是什么时候来,却无法预料。
作者在身体稍好点的情况下,选择了重新回到了作为住院总医师的职责上,这也是他最想要做的事情。
同时也开始了创作,至死方休。
作者在书中没有提及任何的懊悔或者反省:或许不那么拼命,常常72小时不眠不休高度集中的手术;又或许在生病期间以癌症为借口对自己放松点,不那么耗尽心力;生命可以更长久一点,和妻儿家人的时间可以更加多些。
大概是没有时间(包括他妻子说他的络腮胡须是因为没有时间);作者大概真的是“活在当下”生命意义的最高版本,他的当下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生命中的最高意义。
露西的后记
有人把此书媲美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因为文中都是平淡无奇,但是却深情悠远。
让我想起来朋友圈有人说《我们仨》再看才觉得好看。《我们仨》这本书用的词一点都不华丽,但是用力很深。在此且不表。
露西的后记中,我看到了西方版本精神和灵魂的夫妻结合体,露西说:相比10几年前健康的保罗,她更爱现在的保罗,爱他面对死亡的这种最高智慧,爱他面对死神所展现出来的高尚灵魂。
甚至她开玩笑对朋友说:夫妻如果有矛盾,让一个人得癌症,这问题就会解决,而且婚姻会更加得到升华。保罗虽身已远去,但是爱却永远与她同在。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同意她这个观点??在远离不了世俗的江湖里,我也需要拷问自己:给了自己多少灵魂成长的空间?!
活在当下!活出当下最精彩的版本!
这本书惟一所提及的鸡汤,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