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喜欢袭人的心地纯良,恪尽职守,所以命她服侍宝玉。她原是老太太屋里的,老太太看她妥帖,把她拨给史湘云使唤过。
袭人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说她温柔妥帖,细致周全,有人说她心机重,善谋算,爱告密。很多人都说晴雯被逐是袭人告状王夫人的结果。个人不是很喜欢袭人,总觉得宝玉搬出怡红院、宝玉“被”奉懿旨取薛宝钗和她有着直接的关系。
王夫人撵了晴雯、芳官儿、四儿,不少人都疑心到袭人头上,连宝玉都在猜:“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麝月和秋纹是袭人的人,除了她的人,宝玉房里的其他丫鬟都被逐了。这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而晴雯的被逐,实际是遭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挑唆,加之王夫人刚想寻事做法,整顿整顿园子里的人问题。晴雯是刚好撞枪口上了。晴雯的下场,一方面是平日里树敌太多,另一方面是任性的经常忘记自己的身份。相反袭人还经常包容晴雯的尖酸,帮晴雯遮盖一些事情。所以,世人觉得晴雯被逐和袭人有关应该是误解。
宝玉作为贾府第四代嫡传子孙,是承载着继承和强大荣国府的使命的。偏生贾宝玉是神瑛侍者化身,偏爱女装更爱红妆。觉得天天厮混于姐妹们一起,便是最快乐的事。袭人以凡俗的思维担忧宝玉的前程,第一次使计唬宝玉说,贾母正在外给她找人,所以可能马上就要出去了。宝玉一听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袭人见计成功便对宝玉约法三章 ,目的是劝宝玉读书。这宝玉好了没几日,又恢复原样了。袭人作为宝玉的贴身丫鬟,又被王夫人早早的定了姨娘位置。所以对宝玉的事,基本是用内人的角度思考的。所以当袭人劝王夫人让宝玉搬出怡红院,其实是为了宝玉的前程,更是为贾府的未来担忧。
而宝玉和宝钗的结合,其实是众人心里都期望的众望所归(除了林黛玉和贾母)。薛宝钗无论从行事风格,还是人品素养都hold住荣国府第四代继承人妻子这个角色。只是碍于贾母的关系,众人不好捅破那层窗户纸。宝玉呢又急需一桩喜事冲喜,林黛玉的身体和脾性都不得王夫人的心,虽然有亲戚关系在,虽然贾母一直话里话外两个玉儿,可是儿媳妇这事,还真不能随贾母的意。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的王夫人不得法,不知该如何推了林黛玉换薛宝钗。正好袭人来了,她帮王夫人解忧来了。袭人一句:“宝玉的婚事,终还得请示宫里的娘娘为好。”这句话令王夫人茅塞顿开,如释负重。
袭人考虑事情确实周全,不光考虑一个宝玉,还会顾虑身边人的想法,更难得的是,她几乎从不计较,对的她笑笑,错的能应承的就应承下来,能盖过去的就盖过去。她不计较,不抱屈,凡事以平常心处之,只做自己该做的事。这亦是常人不易做到的。后来连薛姨妈也称赞:“她的那一种行事大方,说话见人和气里头带着刚硬要强,这个实在难得。”王夫人更是眼含热泪感慨着:“你们那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比我的宝玉强十倍!宝玉果然是有造化的,能够得他长长远远的伏侍他一辈子,也就罢了。”
看看怡红院的日常场景就明白王夫人为何说这话了:麝月,秋纹,碧痕,紫绡等都在抓子儿赢瓜子做耍,晴雯追着芳官要打,这时袭人在做什么呢?原来正在里屋打一根灰色的结子。这是在做夏天有丧事方用得着的素色扇套子。平时二爷自然是锦衣绣服的,但那时贾敬刚归天,宝玉日日去宁府,穿戴要一身素净。袭人看见他带着的扇套还是秦可卿死那年做的,赶忙做个新的给他换下那旧了的。
这样细微小事,除了祖母和母亲,也只有袭人看在眼里想在心上了。
可惜,王夫人想要袭人服侍她的宝玉一辈子,可宝玉偏是个没造化的。从宝二爷和蒋玉菡结交之时,就无意中注定了袭人的姻缘:宝玉和蒋玉菡互换礼物,无意中把袭人的松花汗巾子给了蒋玉菡,把蒋玉菡的大红汗巾带回来给了袭人。正是: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红楼女儿多薄命,一条汗巾把线牵。
若说袭人老实,她也有她的小心机,骗宝玉不爱吃酥酪,用赎身规劝二爷要听老爷的话……还曾因担心去告过密。可她的为人处事,处处周全大局,时时为宝玉打算,又确能当的起一个“贤”字。
《红楼梦》中没有完美的人,正是这样的人物刻画,才造就了一群可怜可叹真实可爱的红楼女子们。世界本无法非黑即白,何况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