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名朱耷,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又用过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道朗等号,后又入青云谱为道。
通常称他为朱耷,但这个名字用的时间很短,晚年取八大山人号并一直用到去世。其于画作上署名时,常把"八大"和"山人"竖着连写。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后二字则类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
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
朱耷的画作在东方尤其在日本备受推崇,并在世界画坛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如:《孔雀竹石图》《孤禽图》《眠鸭图》《猫石杂卉图》,以及《荷塘戏禽图卷》、朱耷作品《河上花并题图卷》、《鱼鸭图卷》、《莲花鱼乐图卷》、《杂花图卷》《杨柳浴禽图轴》、《芙蓉芦雁图轴》、《大石游鱼图轴》、《双鹰图轴》、《古梅图轴》、《墨松图轴》、《秋荷图轴》、《芭蕉竹石图轴》、《椿鹿图轴》、《快雪时晴图轴》、《幽溪泛舟图轴》、《四帧绢本浅绛山水大屏》等,许多条幅,册页中的花鸟鱼鸭,山水树石等。书法方面有《临兰亭序轴》、《临“临河叙”四屏》,以及各大家法帖和行草诗书轴册等,都在国内外的博物馆、院中珍藏。朱耷的书画有少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已不复得见
清八大山人 《孤雁》 纸本立轴 现为金陵天渡楼收藏
朱耷部分作品艺术品投资市场拍卖情况:
《竹石鸳鸯》,2010,西泠印社拍场,成交价1.187亿。
《仿倪云林山水》,2009年 成交价8400万元
《个山杂画册》,2008,西泠印社拍场,成交价2352万元。
《山青水碧鸟语花香》,2008,佳士得拍场,成交价3426万元。
《鹭石图》,2008,北京万隆拍场,成交价3300万。
《瓶菊图》,2008,中国嘉德拍场,成交价3136万元(不含佣金)。
一些毫无历史知识和艺术鉴别能力的人,见八大山人作品价值上涨,就四处搜寻无款无印的老画,随意添上八大山人的款识,钤上照像制版的伪印,大摇大摆地拿到市场上去,蒙骗那些同样不懂八大作品而又期望一夜致富的收藏者。
八大山人一生使用的印信有数十方,作伪者认为这些熟为人知的印,可以使更多的人见后能和自己知道的印文联想起来,从而确认这幅画为真迹,所以就把这些常用的印钤在伪画上,但他们往往没有了解这些印件的启用年和废用年,结果露出破绽。
假画制造者往往制造大名头的跋语附加到伪画上。拉大旗扯虎皮,用以欺骗投资者。有作伪者会在假画上加一段著名学者所题的跋语,跋语以半文言写成,用典故,使人望而生畏。近几年出现的伪画,不少是仗着唬人的题跋骗取信任的。
八大山人伪画自清中期就充斥于世。作伪者为使赝品更具欺骗性,往往在伪画上东拼西凑加上许多云山雾罩的证据。不少作假者借合璧形式,在画面上加上一段与八大山人同时代名人的题诗。如果对相应历史不太清楚的人就会轻信。
为了鉴别,我们把八大山人一生划为五个时期,从不同时期的特征也可以帮助我们去伪存真
第一时期 这个时期八大山人曾是明皇室王孙,直到清顺治中期,不可能有八大的作品流传下来。
第二时期 绘画的内容以蔬果、竹石等为主,没有人们熟悉的动物,山水画更没有出现。
第三时期 此阶段绘画内容转入写实,以鱼鸟、动物、古梅等进入题材范围,形象从细致转向夸张。
第四时期 这阶段是八大还俗初期,此阶段出现了大幅花鸟、动物的作品,署款也抛弃了僧人法号。
第五时期 此阶段在署名上只落“八大山人”款,出现了大量以“石”为主景的作品,此时期的作品一律体现了凝重、冷峻、朗润、含蓄、静谧的特征。
因此他画的是鼓腹的鸟、瞪眼的鱼;或是残山剩水、老树枯枝;或是昂首挺胸的兽类,振翅即飞的孤鸟;或是干枯的池塘、挺立的残荷;而其中又有活泼的游鱼、生动的花朵。借此比喻自己,象征人生,达到了笔简形具,形神兼备的境界。
八大花鸟画最突出特点是“少”,用他的话说是“廉”,有时满幅大纸只画一鸟或一石,寥寥数笔,却神情毕具。
也许能有人作到,但是少而不薄,少而不贫,少而不单调,少而有味,少而有趣,透过少而给读者一个无限的思想空间,这是难有人做到的。
他的一花一鸟不是盘算多少、大小,而是着眼于布置上的地位与气势。
从构图来看,八大山人非常善于利用空间。画面上出现的大面积空白,不仅为了造成视觉上的形式美,而且留给观众丰富的想像馀地。大幅宣纸,或绘一条鼓腹之鱼,或画一隻孤零之鸟,无水,却似水中游;无靠,却冥冥中有倚。通过大面积的空来凸显小面积的实,也暗示著画家对故国的思念。
他笔下的物象大多是不完整的形态,用线来分割空白,形成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其中物象占边的多少非常之讲究。
八大山人的画面善于只画出了荷叶的少部分,给观者的感受是藏而不露,十分含蓄的表达方式。荷叶的“不似”与荷花产生了一种对比,含蓄而使人生无尽的联想。画面中荷梗的“线”与不完形荷叶组成的“面”相结合,使画面富有了变化。荷花用干笔写出形状,其右下角的荷叶是用湿墨画出,左上角未展开的荷叶是用浓墨写出,而荷梗是用淡墨写出的,墨色的干、湿、浓、淡,都在仅有的物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八大有一首题画诗说:“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 这第一句 “墨点无多泪点多”,夫子自道,最言简意赅地说出了他绘画艺术特色和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只有沿着他所提示的这条线索,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欣赏这位画家的伟大艺术作品。
如果说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么八大山人正是用天底下最纯朴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最奢侈的灵魂,用极简的线条勾勒出了一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大美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