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
作者简介:李煜,南唐末代最后一个君王。精通书法、绘画、音律等,其中尤以写词见长。
众所周知,历朝历代的皇帝或者君王,大多都是能文能武,鲜少有像李后主这样,在词作方面造诣极高且独树一帜。因此,他还有一个别名:词帝。
他的词情真意切,形象鲜明生动,尤以亡国后的词作更是意味深远,王国维评价他:有篇有句,唯李后主之作也!
创作背景:
李煜继位时,国家已经开始走向败落。他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尊宋为正统统治权力。后来,南唐都城被宋兵攻破,李煜兵败被俘至汴京,作为人质。
这首词就作于汴京,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绝命词。相传这首词是李煜降宋第三年,他生日当天,招歌妓在寓所作曲唱词,宋太宗听到以后勃然大怒,随赐药酒。
解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他在自问,这一年的时光什么时候能结束,往事还知道多少。
春花秋月,本是一个描写时光美好人生美好的词,而一个“何时了”让这时光显出萧瑟之意,一天一天,度日如年,不知何时是尽头,无比的煎熬折磨。这一句点明了作者的处境,君王已是昔日事,今日沦为阶下囚。
曾经的李煜生在帝王之家,过着极度奢侈的生活,富足的好处就是养成了他特有的贵气。
唐代的繁荣,我们常见于史书,在李煜笔下是这样的“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习惯了优渥的生活,他何曾知道战争的残酷,所以他说“几曾识干戈?”。
回顾往事,怎会落得如此地步。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小楼昨晚又吹来东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对于故国深深的思念,揪的人心痛难抑。
被困异国他乡,无时无刻不是对故土的思念,这思念萦绕在脑海,这离愁深刻在心间,尤其是在这月圆的深夜,思念到难以入眠。
一个“又”字,说明又是一个时间轮回,东风又要吹开春天的花了,而他什么时候能回到他的国家啊,或许这永远也不可能了,“无限江山,别是容易见时难”!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精雕细琢的栏杆台阶应该还在,只是可能已经败落,而我所怀念的人啊,容颜也应该早已改变。
往事不堪回首,却不得不回首,此前一别,对于故国的眷恋只能靠着回忆和想象。国家破亡,昔日繁华早已不在,所以他想象“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过去的欢乐荣华,往日的欣欣向荣从此只会出现在梦里,所以他说“闲梦远,南国正芳春……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但终究只是黄粱一梦,“故国梦重归,觉开双泪垂”,梦醒更添愁思,让人心碎。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你问我的愁恨有多少,它就像这一江春水,滔滔不绝。
将抽象的愁,用具体的物来形容,既说明了这愁绪之多,绵延不绝,所以他经常“无言独上西楼……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又说明这愁还有点汹涌澎湃,因为既是愁,也是仇。也许,这就是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一个被降之人,或者说是人质,需要时时刻刻为皇帝表忠心,以消除皇帝的猜忌。这一点,李煜不可能不知道。
而他生日当天,不加任何掩饰地吟唱出这一首藏着愁,也藏着仇的词,我认为可能是故意为之。
身居他乡异国,为人鱼肉,国破家亡,心死如灰,度日如年,怀着对故国深深的挂念和自责,也许,赐死,许是随了他的心愿。
一言以蔽之:我本词匠身,奈何帝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