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罗尔》(Carol)这部电影确实很容易吸人眼球,不论是其“禁忌之爱”的题材,还是其演员( 凯特·布兰切特 / 鲁妮·玛拉)。片子从头至尾都是特芮丝的视角,也就是鲁尼·玛拉扮演的这个女孩,因为她的原型人物就是原著《盐的代价》中的作者派翠西亚·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虽然我还没看过电影,但是据说原著比书更细腻,更精彩。
海史密斯出生于1921年的美国,悬疑推理小说是她的拿手作品,很多小说都被拍成了电影,代表作是《天才雷普利》的系列作品。另外,海史密斯的《火车怪客》也曾被希区柯克改编成电影。她开创了犯罪小说中的“海史密斯流派”,她曾写道:“我从未考虑过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问题,也许我也真谈不上有什么地位。我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能给大家提供娱乐的人,我只想给大家讲述一个精彩且吸引人的故事。”
而《盐的代价》却描述的是女女之间的感情,海史密斯在当时用了一个笔名署名,直到1952年才找到出版商,这已经足够令人惊讶的了。
一直以来,我们想象中的50年代一本正经、循规蹈矩,因为那个时候的美国即将进入麦卡锡主义的高压气氛,经济虽然繁荣,但文人感受到的却是思想的单一化与制式化,若要追求人生的自由,又要付出多少代价呢?对作者海史密斯来说,她自己就是勇于追求自由、爱情的代表性人物。
写这本书的灵感就来自于作者现实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她确实在百货公司打工的时候看见了卡罗尔的原型女子 Kathleen Senn,还尾随她回家。
真实的故事是这样的:
海史密斯当年出版第一部畅销小说之后,还在百货公司裡面当售货小姐,负责贩售洋娃娃。有一天她在忙碌的销货、说明日常例行公事当中,突然看见一个身穿皮草大衣的金发女人走到娃娃柜台,脸上带著有点迷惘的表情(不确定自己想买娃娃还是其他东西),心不在焉地把一双手套往一隻手上拍呀拍。
海史密斯被这位女性迷住了。貂皮大衣女性买了洋娃娃之后,海史密斯把她的名字和地址写在收据上(对方买下的货品要送到邻近的州),事后回忆说,她看着这位女性,自己「脑中出现了奇怪、晕眩的感觉,几乎要晕倒,同时精神又非常振奋,仿佛我看到某种异象」。
那天海史密斯下班后回家,当晚只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就构思出《盐的代价》这个故事的点子:年轻孤独的百货公司售货小姐,富有但迷惘的美丽中年妇人,两人见面后如乾柴烈火相爱。彼此都不确定这就是爱吗,还是这是一场人生灾难的开始。
她在之后还偷偷跟踪了那位女性,达两次之久。依照地址,跟踪到她的家,偷偷观察她。而对方始终都不知道。
所以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作者因为现实中的一段邂逅,YY出的一个故事发展和结局。
海史密斯所不知道的是当时的 Kathleen Senn 已患有精神疾病,在《盐的代价》出版前不久在家中车库开瓦斯自杀,而她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自己曾经成为这本书中的女主角。
故事人物及原型:
1,女孩特芮丝
2,卡罗尔
3,卡罗尔的很多性格特征和故事都以作者的前女友为原型。
在小说中,主人公特芮丝·贝利维特(19岁)是一名有抱负的舞台设计师,迫于生计在纽约一家百货公司玩具柜台做营业员。她与富有少妇卡罗尔在百货店相遇,立即被对方吸引住了,两人很快成了朋友。卡罗尔当时正在办理离婚手续,而随着二人关系的发展,很显然,两人都希望能“更进一步”。
海史密斯对女人间感情的坦诚描写令人惊讶。特芮丝对卡罗尔的爱慕总是那样透明而纯粹,她内心丝毫没有对同性恋的排斥。从一开始,她就坦然接受自己对卡罗尔的爱慕之情,这对她而言似乎根本不是问题,尽管她知道别人可能不会认同。因为在她看来:我们不过是相爱了,与性别无关。
这本书还没问世之前,美国小说中的男同性恋或女同性恋者必须为自己的离经叛道付出代价,不是割腕、跳水自杀,就是变成异性恋(书上是这么说的),或者坠入孤独、悲惨而且与世隔绝这种等同于地狱的沮丧境地。
曾有读者去信告诉作者海史密斯:「您的书是这种主题的作品里面,第一个有快乐结局的!我们这种人,并不是一定得自杀不可,我们有很多人都过得很好。」还有其他人说:「谢谢您写出这样的故事,有点像我自己的故事……」。
标题中的“盐”有什么特殊含义?
有人曾对此进行讨论,给出了《圣经·马太福音》的答案:“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所以“盐”应该是指代“一切最有价值的事”,比如快乐,激情,爱,等等。
而全书只有一次提到了标题中的,大家自己体会:
“ 她和她在一起时,偶尔会觉得害羞,但不知道什么缘故,和她在一起的时候觉得好亲近,这种亲近的感觉裡面还存在着某种元素,而这种元素,正式她以前和理查在一起的时候从来没有感受过的。这种元素还带点悬疑未知的感觉,她很喜欢这种感觉。就像加了一点点盐味吧,她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