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
为什么要说意识?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有没有被人说过“笨”、“蠢”、“固执”、“情商低”?但是又不知道自己“笨”在什么地方呢?
很有可能就是你没意识到某些重要的东西,没意识到某些东西的重要性。
你想不想知道那些东西是什么呢?怎么样找到他们呢?
在高中那段时间,我重新迷上了足球,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守门员,一开始菜的一比,经常被人进一些莫名其妙的球,比如对方守门员发任意球可以直接射进我的球门(球从一个球门直接射进另外一个球门)。所以几个队友一直反复跟我说“站位”,当时虽然知道“站位”什么意思,但一直不能够做到很好的“站位”。比如下图,(守门员视角)当对面球员从左侧进攻,应该优先保护左下角,他们较大几率会射近角。
最开始还是没有很强的意识,经常被人进这种球,直到后来才知道,需要根据对方的具体位置、射门力度、射门时机以及射门方式的喜好才能做出更好的“站位”,但是这个时候,我依旧不懂得什么叫做“意识”。高三,我开始踢其他位置,发现队友总是不传球给我,还总是对我有意见(黑人问号???),后来,一位好朋友跟我说:“你要有意识,有的时候你跑的那些位置,人家压根传不了给你。”从那之后,由于自己带着“意识”踢球,队友传的球越来越多了,自己进的球也越来越多,技术也进步的越来越快。(顺便说,自己进的很多球很多都来自于那位好朋友)
意识就是那么一样东西,当你拥有了它,你在某个领域或者某些方面能有大幅度的进步。这也是我为什么想首先谈“意识”的原因。
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到目前科学界也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这里引用一下维基百科的定义:
意识是人对环境及自我的认知能力以及认知的清晰程度。科学家并不能给予一个确切的定义。
儿童时期的意识
6到12个月大的时候,小朋友们不懂得自我识别(Self-recognition),他们不能分辨镜子中的是自己还是他人,我们把镜子放在他们眼前,他们会认为镜子里面的自己是其他人。大约到18个月,他们才能渐渐知道,原来镜子里面的是自己,开始了自我识别。
在4岁及4岁之前,孩子会认为别人想的跟自己想的一样,而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事物。而大约在5岁的时候,孩子才能慢慢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想法是有区别的,自己想的东西,别人未必会这么想。
先不看答案,你认为莎莉会去哪里找球呢?
上图是著名的“错误信念实验”,问3岁的孩子,他们会认为莎莉会从安的箱子里面开始找,而不是自己的篮子。而5岁的孩子则会说,莎莉会先找篮子。事实上,莎莉走之前,球一直在篮子里,莎莉并不知道安把球放到了箱子,所以会先从篮子里找。
成年时期的意识
虽然科学界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不过还是有不少论文和书籍给出了自己的定义。我将它们汇总了一下,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补充和修改,它们大致可分为4点:
- 情绪意识
- 行为控制意识
- 自我评估意识
- 自信心
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这4种意识
1. 情绪意识
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并意识到情绪产生的影响。
在情绪意识中,情绪是最重要的词汇。在看下面之前,先提一个问题,你现在能列举多少种情绪?先自己在心理默念一下,记录下来。
在情绪意识中,最困难的是第一步:意识到你自己的情绪。有很多人在平常是意识不到自己情绪的变化或者意识到了却描述不出来,比如:你曾经有没有试过暴怒而做出一些超乎自己或别人想象的行为,并且在事后后悔呢?第二步,情绪产生的影响一般需要通过大量的现实经验,自己才能够正确地判断出来。
那么回到刚才的问题,你可以列举多少种情绪呢?自己有没有将它进行分类呢?
情绪的种类
根据萨提亚家庭研究院的定义,一共有500个描述情绪的词汇,经过自己简单的分类,可以分成8类
- 喜悦:幸福、欢乐、欣慰、满意...
- 愤怒:暴怒、怨恨、刻薄、敌意...
- 悲伤:忧伤、自怜、沮丧、绝望...
- 恐惧:焦虑、忧虑、担忧、惊恐...
- 喜爱:认同、热切、倾慕、迷恋...
- 惊讶:震惊、惊奇、奇妙、惊叹...
- 羞耻:内疚、尴尬、懊恼、悔恨...
- 厌恶:轻蔑、鄙视、反感、憎恶...
当然,这个分类模型还存在问题,比如“嫉妒”、“冤枉”、“受宠若惊”、“心灰意冷”这些词结合了多个类型的情绪,是属于更复杂的情绪,就很难将它们简单地划分为某个类了。
曾经有位心理医生说,很多男生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他们没办法准确描述自己的情绪,不知道自己正在想什么,在这方面女生做的比男生要好。
2. 行为控制意识
意识到自己当下正在做的事,以及意识到其目的
这个意识看第一眼,比情绪意识要简单不知道多少。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你曾经有没有受到过注意力分散的影响呢?明明想着学习,突然来了一个信息,自己就跑去玩手机去了。明明想着要交明天的作业,却无缘无故地打开了电视看电视剧。行为控制意识很大一部分的内容跟注意力有关系,但也跟其他事物相关联,比如植物人失去了意识,失去了控制自身的能力,因此行为控制意识比我们自己认知的范围要大得多。
3. 自我评估意识
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局限
你可能会发现,有些同学学知识总是会比自己快,描述的也会比自己清晰,除去天赋的因素影响,那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有一套自我判断的标准,知道当知识了解到何种程度才算知道,知道那些内容自己并不是真正理解,这个相信很多人都是凭借自己的直觉认为自己学会了,但这往往是不够准确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超出自己的领域范围做的那些事情的成功率会比在自己领域范围内的低很多,比如让一个学会计学的同学去解释一下《编译原理》说了些啥,即使这位同学懂得谷歌,也掌握非常好的阅读技巧,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并且准确地表达出来。
当你的自我评估意识越强烈,自己的优势和局限知道得越清晰,你就越有方法使自己进步,正如我学会“站位”那样。
4. 自信心
自我价值和能力的强烈肯定
咋一看这个定义,理解起来是不是比前面三个简单很多呢?是的,理解起来简单,但是想要培养起来,到拥有它,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首先,它意味着你知道自己的个人价值所在,即你的优势,但是这并不足够。你会发现,身边有些能力很强的人,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能力强,但却表现不出强烈的自信心。
其次,你必须要有觉察自己情绪的能力,需要接纳和认同自己,才能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
怎样得到意识?
你要得到它,首先你得知道有这个东西。上面的内容就像一张地图,你知道了有哪些终点,但每个人的交通工具不一样,有的人晕车,不能坐车,有的人害怕飞机,不能坐飞机,所以并不存在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交通工具。你也可能不能到达每一个终点,但不到达不意味着不知道,你必须要去旅行,才能够领略这当中的奥妙。这也是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容。
至于我有没有得到它,我又是怎么样得到它,这在一字半句是很难说清楚的,在之后,我可能会写另外一篇文章,好好叙述一下自己的经历和方法。
总结
意识:当你拥有了它,你就能获得巨大的进步。
意识有很多个方面,也有很多种叫法,比如“知道”、“觉醒”,我们必须要准确地对它进行定义,才能更好的学习它。而上述的定义并不完全能够概括意识的全部,这就像牛顿的三大定律,它只能提供一个模型,至于当你遇到了一个模型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必须改进这个模型。这每一步都需要我们的心智,需要我们的努力。
写了将近6个小时,所以昨天拖更了,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有什么建议欢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