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新闻的时候,偶然看到了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紧接着,又在群里看到一个妈妈分享,原话是:分享一下昨天晚上11:00接孩子回家,路遇一家长,孩子大约3.4年级的样子,背着书包,提着手风琴包,妈妈骂:你怎么也不去死!从小到大我为你操了多少心!妈妈说一会儿我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跟着跑,女儿说打车吧! “没有钱打车!哪儿来的钱!……
有的家长说听了很想哭,有的家长感慨说,幸好我们现在开始学习了。我看到这段分享,也想起来前年冬天我亲眼看到的一幕。
有一天早上,送尚希去上学,下了很大的雪,路面很滑,好多人都走着走。
一个妈妈送她的孩子上学,走在我和尚希的前面。快到学校的时候,需要穿过过马路,才能进校门。孩子可能很着急上学,没注意过往车辆,直接穿马路,刚巧这个时候一个车从后面驶来,司机一个急刹车,孩子也摔倒在很滑的雪路上。
很显然,司机吓了一跳,孩子吓了一跳,那个妈妈更是吓了一跳。孩子摔在车前,愣了一下赶紧默默地爬起来,这个时候,妈妈从路边走到路中间,我以为她要去扶孩子,没想到的是,她走到孩子身边,非常愤怒滴对着孩子大吼,并狠狠地踹了孩子一脚,致使孩子第二次滑倒在路上。
那个场面,那一瞬间,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孩子坐在路上抽泣着,又一次自己爬起来,走向学校。连司机都默默地把车开走了。
我想,无论是昨晚的那个孩子,还是两年前我看到了那个孩子,他们的内心都是无助和恐慌的。这个时候,他们多么需要妈妈的爱,妈妈的呵护。
当然,我能理解,他们的妈妈的状态一定也好不到哪里去,妈妈也一定是焦虑的,紧张的,着急的,无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不仅伤害了孩子,也伤了他们自己。
自己是这样的生活状态,自己内心有恐慌,就会无力面对孩子的问题,就会如此没有耐心。因为他们自己生活的很累,很焦虑,所以总会把这种情绪不知不觉地传递给孩子。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这样的小事会经常发生,不经意的每一天,每一件事,都会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制造很多创伤,卡点。慢慢的,孩子就会像父母一样,有很多的焦虑,很多的恐惧,很多的担心和紧张。
当他们长大了,需要去面对更多的生活问题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带着这份情绪去做事儿;当他们将来有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把这种模式传递给他们的孩子,这就是一代又一代命运的轮回。
所以我们才要成长,为孩子也好,为自己也罢,需要学会管理情绪,学会好好说话才!
早上看到陶行知老师的那句话,又看到一位妈妈分享的小故事。不由的感慨,真正的懂教育懂孩子和不学习,没有上岗证就养育孩子的差距真的是太大了。
我想起了陶行知老师的非常经典的四块糖的故事,在这里我们再来重新温故一下吧。
故事讲的是,有一天,陶行知校长在校园里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巴砸一个男同学,于是他制止了这个孩子,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去。放学后,这个孩子早早的来到了校长办公室,准备挨训。
这时候,陶行知校长走过来,一看到他就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
孩子很惊愕,他目不转睛的盯着陶校长,这时候陶校长又递给他一块儿糖果说,这也是奖励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打人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孩子更吃惊了。
这时校长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巴打那个男生,是因为他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打抱不平说明你很善良,很正直,并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
孩子听了这些以后非常感动,也非常惭愧,他说:校长你打我吧,我打的不是坏人,我打的是自己的同学。是我不对。
校长很满意的又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说,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值得奖励的。现在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在我们看来,打架就是不对的,一般的老师或家长都会用训斥,批评,惩罚等方式去处理问题。
而陶行知先生是反其道而行之,去找到孩子的闪光点,看到他遵守时间,有正义感,尊重别人,知错能改,这么多好的品质。这些全都是可以肯定的地方,并且对其大力的表扬。
故事我们看完了,效果我们可想而知。这个孩子,通过这件事,会感恩,会反省,也会自信。这是多么圆满的处理方式。效果也远胜于传统的打骂训。
孔老夫子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鲁迅先生说:"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
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秦文君说:"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我想说,教育是生命持续成长更新迭代的必要条件,教育就是一场用生命影响生命的盛宴,随处可在,人人参与。不仅仅是我们影响孩子,孩子也会影响我们,教育是生命的彼此滋养和陪伴的最好的表达。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随时教育、随地教育、随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