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01
独处,是一个人的清欢。
周国平曾说: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
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大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女生,去哪都是一个人,去食堂,去图书馆。
很多人会在背后议论,认为她是个奇怪的女生。
偶然的一天,我因为有事和同伴分开走,正好碰见她。
出于好奇,跟她聊了两句,发现她这个人很好接触,说话很舒服,不张扬,也不刻意。
我鼓起勇气问:“你人这么好,为什么你总是一个人呢?”
她说:我不喜欢等人,也不喜欢耽误别人时间。
“那你自己每天不会觉得无聊吗?”
“我每天也会和朋友聊天的,但是从来不会为了迁就别人,打乱自己的步伐。”
开学到现在,三个月,她已经把往年的四六级卷子做了很多遍,现在在准备导游资格证的考试。
在图书馆里读过30本古诗词,自己画画设计去投稿做兼职,用挣来的钱去旅行。
当其他人在KTV里庆祝这一学期终于结束的时候,她已经一个人走在稻城亚丁的石头台阶上。
写诗集,做旅游攻略,自学软件做视频,现在已经是知名博主。
独处不是孤独,而是一种选择。
如果说孤独有寂寞的意味,那么独处就是一个人的清欢。
虽不热闹,但是充满智慧。
就像大冰在《摸摸头》中描述的小女孩:
“兜兜那时蓄着一米的长发,背影如烟云,她写诗、画画、爱旅行,出版过自己的长篇小说,鹤立鸡群在世俗的生活中。”
一个人的旅程看起来孤独,身在其中的人却乐此不疲。
不去迎合外界的标准,只为心中的目标出发,只有自己知道有多爽。
只有独处的时候,我们才能完全取悦自己,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
02
独处,是精神上的狂欢。
独处是与自己相处的能力,也是与世界相处的能力。
巴尔扎克说: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
在人类的进化史中,我们需要精神上的共鸣远胜于虚无的热闹。
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就是一个特别喜欢独处的人。
他每天都会独自在书房里待6个小时,除此之外还会围绕家附近的小树林散步。
在书房和小树林里的独处时光,诞生了很多达尔文对于世界的思考。
基于这些思考,他完成了伟大的《物种起源》。
可见孤独感和有质量的独处差别在于:
精神是否饱满的集中在自己身上或者要处理的事情上。
孤独感使人感到难过,但是有质量的独处,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智慧。
独处是精神上的狂欢。
独处给精神的家园带来了繁盛。
我们熟知的很多作品,都是在高质量的独处下完成的。
司马迁利用在狱中的时间,把毕生所学和史学资料集合一体,完成了《史记》。
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也是非常喜欢通过独处寻找灵感。
他可以几小时伏案独坐,听听音乐,写文章。
他说:“一个人安静地待在井底,是我做了一辈子的梦。”
细数历史上有很多人物,在默默的享受独处带来的精神自由,放荡不羁的灵魂。
只有独处的时候才得以实现真正的安放。
独处不仅可以升华个人的灵魂,还留给后世无限的精神财富。
追根究底,人类在独处中实现精神的进步。
03
独处,是一种境界。
最后一位被尊称为“先生”的女人杨绛先生,曾被钱先生称赞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淡然于世的态度,不与外界相争。
她安安静静做自己,读书写字。
她与钱钟书先生,常常同居一屋却各自读着自己的书,研究自己的学问。
在她看来,只有不断的在独处中找到自己,才是人生中的大事。
她说:人这一生,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的改造自己。
1996年独女圆圆离世,丈夫钱钟书在次年离世,接连的打击,并没有打垮杨绛先生。
“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
“我压根不能逃走,我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一个老人在迟迟暮年,坐在书桌旁,认真整理钱先生几十年来的书稿和笔记,梳理回顾了一家人的点点滴滴。
最终写出了《我们仨》,读过的人无不动容。
当经历过人生磨难和流离波折之后,依然静谧,淡然,不急不躁的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
周国平曾经这样评价她:她在细心的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
这位看透世事的老人,在独处的境界可谓是最高级形式。
独处对于她来说是一种与世界交手的形式。
04
叔本华先生说: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独处是选择,是自发认识自己最好的途径。
我们能做的就是独处的时间,踏踏实实的做好当下该做的。
不迷失过去,也不惊恐于将来。
不要着急让生活给予你所有的答案,有时候,你要拿出耐心等。
生活的美好,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盛装莅临。
最后想把杨绛先生在《100岁感言》中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人生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