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
身处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结果也不同。大局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应该求创新,加强能力,居安思危,无论你发展得多好,时刻都要做好准备。
鬼谷子·揣情
“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本句释义
如果对权势分析不全面,就不可能了解诸侯力量的强弱虚实;如果揣诸侯的实情不够全面,就不可能掌握事物暗中变化的征兆。
经典案例
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了项羽,统一了全国,随即称帝。与此同时,活跃在北方蒙古高原一带的匈奴,在经受了秦王朝的打击后,利用中原的战乱,实力得以恢复,成为这个新兴王朝的最大威胁。
刘邦为了抵御北方匈奴的侵袭,特意将韩王信由河南禹州市一带转封到今天太原一带,都城就在晋阳(今太原南)。但是出乎刘邦和韩王信的预料,当时的匈奴以汉朝举国之力也未必能战而胜之,何况一个诸侯国。韩王信与匈奴交战,败多胜少,到这年秋天,王都马邑也被围困,只得多次派使者与匈奴求和。对异姓诸侯王本就猜疑的刘邦得知后,认为韩王信有“二心”,随即“使人责让信”。韩王信非常惊恐,他担心刘邦会治罪于他,索性就投降了匈奴。
韩王信的“跳槽”是基于自保的深层动机,他知道刘邦多疑之秉性,担心长此以往可能要被解聘,甚至可能掉脑袋。与其战战兢兢地冒着生命危险给刘邦卖命,还不如反戈一击,攻打自己潜在的对手,如果一旦胜利,自己就可以除掉心腹大患,高枕无忧了。况且,当时的情形下,新的雇主匈奴那边的军事实力明显地强于汉朝这边,所以韩王信的打算也是一种很现实、很精明的考虑。
在这种情形下,公元前200年,刘邦御驾亲征前去平叛韩王信的叛乱。大军从长安出发,不久大败韩王信主力,斩杀了其大将王喜,韩王信远逃到匈奴,与匈奴兵联合,准备会战。冒顿单于派一万多骑兵逼近晋阳与汉兵交战,被汉军击败,逃至离石,又被击败。
匈奴且败且走,收拢败军在楼烦(今宁武),而汉兵又鼓余威败之。
当时,刘邦正驻扎在晋阳,汉军连连得胜,他不免对匈奴起了轻视之心,又听说冒顿单于正驻扎在代谷(今桑干河谷),就要亲自带人去追击,想就算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消弭边患,至少也可以像秦将蒙恬击败匈奴一样,使胡人“不敢南下牧马”。
为了万无一失,刘邦派了十数人前去打探,使者回来报告说,一路上见到的匈奴人,都是老弱病残,连马牛等畜生,也赢弱得像好多天没吃过草或者刚刚经历了一场瘟疫,据此看来,这仗打得。虽然这样,刘邦还是不敢轻进,又派了娄敬去打探。娄敬回来说看到的情况与前面一样,但其中恐怕有诈,因为两国交战,都要把最强的一面展示给敌人看,以使敌人有畏惧之心,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匈奴的情况,好像不堪一击,这很有可能是故人意欲诱敌深入,然后埋伏奇兵、以逸待劳,打我们个措手不及,这仗打不得。
然而,汉军大部人马已经开拔,越过了句注山,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况且骄做的刘邦已经听不进去这番话,骂娄敬不过是个以口舌之利得官的“齐虏”,在大军即将战斗时说这样灭自家威风,长别人志气的话,分明是要扰乱军心。他立即将娄敬捆了押到广武,等打败了匈奴回来再收拾他。
刘邦一路追击,匈奴不住撤退。为了加快追击速度,刘邦亲自率领的两三万骑兵突进,而约三十万的大部队步兵,渐渐被甩在身后。一路上倒也顺利,但等过了平城(今大同),抢占了高地白登山后,却发现匈奴的精骑四十万已经将白登山团团包围,让他大惊失色,想赶紧退却,却为时已晚。时值冬季,天降大雪,久在中原作战的刘邦部队根本没有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作战的经验,加之军需补给供应不上,非战斗减员也十分严重,军卒“堕指者十之二三”。无奈之下,刘邦只得在白登山上,据险而守,等待援兵。
案例分析
慎重细致的掌握天下政治形势的变化,真正的了解外交形势的举足轻重,时局的把控才能更加精准。刘邦一生精明过人,“白登山之围”却暴露出其性格的缺陷和人性的弱点,他骄傲自大,不纳贤言。最初的接连胜利,使刘邦滋生了轻敌之心,这种心理使他很难听取别人的规劝,这就为他后来的中计奠定了心理基础;在刘邦骄傲自大的心态下,又亲眼看到了匈奴的老弱病残之兵,所以宁可相信自己的眼睛,也不想听娄敬之忠言,结果真的是兵厌诈,被围困于白登山。
鬼谷子智慧总结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把握好形势的变化,全局也会掌握得更好。然而,人们总是宁可相信自己,而不轻易相信别人。兵不厌诈的关键就在于要让你轻信自己亲眼所见的东西,这样才可以引你上当受骗。所以越是在成败的关键时刻,越要谨慎,要牢记“眼见未必为实”这句话,提防他人借助“眼见为实”的惯常心理进行布局。那些隐秘微暗的信息和瞬息万变的世情,需要我们用心去捕捉,用心去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