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我就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安静能让我涌现出很多很多想象,安静也能让我写出很多很多哲理文采兼具的文章。很多领导交给的材料,跟大家在一起锵锵的时候,我很难创造出妙语佳句,别人说的自己不喜欢,自己的思路却被大家不断打断,虽然知道有些话没写够分量,也无力引领他们转到准确、有力的文字上来。
我也喜欢孤独,有时独自一人,看着窗外随风飘荡的柳条,或者渐渐西沉的黄日,情不自禁总想点上一棵烟,深吸一口,长长吐出一团烟雾,品咂这一刻亦或惆怅、亦或思念、亦或乡愁,由内而外的轻松释然。
是的,我是偏内向的人。从小到大,街坊邻居、老师长辈,对我最多的评价就是“那孩子好,文明。”
也不知道我是不是故意展露出那样的气质,还是真的是那样的气质自己最舒服,反正每次家长会,就有同学会因为我的外表被自己妈妈说,你看人sei sei多文明,稳稳当当,你看你!偷笑,在那个年代,我小时候确实是家长们的梦中儿女。
然而,曾几何时,内向被认为老实,呆板,严肃,无趣,而外向,被评价为活分,有头脑,有能力,容易成功。内向的人成为了弱势群体。
默默无闻干了许多实实在在工作,最后提拔使用时,往往被忽略;偶尔的一次生病请假,被视为不正常,平时不是什么都以工作为主的吗,怎么也学会了谈条件;同样的一两次错,领导批评你疾风骤雨,而批评别人和风细雨;夫妻吵架,因为你习惯考虑对方感受,他对你的要求变本加厉;同事聚会,也不会说什么社会嗑,人一多,说话还紧张,本来就不善交际,更加语无伦次。
从开始认真思考自己内心开始,我就非常反感内向性格的弊端。甚至刻意去不喜欢与自己同样内向的人,刻意去和性格开朗的人交往,学着他们打闹说笑,放荡不羁,洒脱自在。以为这样是人格的成熟,人不对自己狠一把永远不会变得强大。
结果是,多年的强行修正,不过是胆子大了些,学会了些用的不够熟练的油腔滑调,而在生活上,并没有什么实际收效,或者收效甚微。
别人在自己领域内钻心精研,我却在下大力扭转性格,浅显的理解做人是做事基础这句话,现在才懂得做人,不是做个外向的人。
因为天生内向,所以一味求变,最后却使自己“四不像”,做这件事时学他,干那件事时又变成他,一会是他,一会又是他,唯独不是自己。
十多年后,仍然沉浸在性格治败苦恼中的我,开始翻阅大量的心理、心学、伦理、八字、星座等等书籍,希冀在书中找到答案。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我认识了各路大神。直到有一天,我读了一本书苏珊凯恩的《安静》,才知道内向的性格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格,也有许多独特的优势,甚至内向的人,创造出来的业绩更加伟大,这才从心底甩下了懦弱的自卑,真正做回了自己。
记得,那天晚上一口气看完这本书以后,似乎一下找到了答案,说顿悟、醍醐灌顶,都不为过,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觉,立即冲出房间,在路灯昏黄的跑道上,跑了很长时间。一边放飞自己,一边庆幸自己,还一边回味自己。从那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需要做选择的时候,我不会更多考虑别人怎么看,而先问自己想怎么样,只要不违反道德,我就照自己喜欢的去做、说话。
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我突然有主见啦。自己可以听自己的,这种感觉不是一般好,而是简直不要太特么好!
随之而来的,我发觉我随身带笔带本不low啊,我把随时冒出来的想法记下来,挺好啊,你爱用爱疯用你的呗,我就是喜欢用笔记录。我同事聚餐时不爱说些没用的,就不说,你们说我听着,思考着,好笑就跟着笑,不好笑就不赔笑脸啦,不变成所谓“终究变成自己讨厌的人”,感觉不入流俗,我还是挺有文人天资哒。文人,不保持一颗本真的心,根本写不了惊世骇俗的作品。
内向,真的没什么可需要改的,内向的人更有定力,更善良,更坚韧,更专注,最重要的,精神更富有。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也内向,别在花钱去学什么聊天技巧、交际套路、三分钟把内向的你变开朗等讲座,只要做你自己,一切瞬间质变。引用一句王阳明心学:吾性自足,我们只须向内审视,“理”就在自己内心,心即理,世界都在我心。
愿内向的你,滚滚红尘中始终保持与生俱来的灵明,不与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