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于家庭成员中存在犯罪分子的家庭更是有着难以言喻的痛楚与凄然。
往往我们在看到、听到犯罪事件后的第一反应,大概都是谴责罪犯,很少有人会去窥探罪犯的内心世界究竟为何会如此扭曲。
东野圭吾的《红手指》从这一侧面出发,通过家庭为单位,对犯有杀人罪行的家庭成员所表现出的种种行为,进行了描述,给了我们一个静下心来考虑家庭环境对犯罪分子的养成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而犯罪如何才能有家庭来遏制则是我们应该细细去考虑的,我相信没有那个家庭希望自己的家庭成员会成为犯罪分子吧。
这是一个少年犯罪的案例,犯罪的少年是一个初中生,在学校里没有一个朋友,而且受到过欺凌,后来完全被孤立——这也就成了一个完全没有存在感的人,而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是很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也有自我表现欲望的,而他却完全被孤立,就像空气一样,无人会去关心他。这样的一个人如果有一个温馨的家庭也不会坏到哪里去,可偏偏他的家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最终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犯下了难以挽回的大错。
这是极其可悲的一个case,少年的父亲在这个家庭中,除了工作赚钱外,唯一做过的一件事就是那颗创造了这个少年的精子,作为父亲的前原昭夫,没有对少年有过任何的教育,而且每次和孩子的对话都是以骂为主,这样的交流方式,只会对少年产生反作用, 而且少年队父亲的这种表现,并没有畏惧之感,有的只是反感,甚至是强烈的反击,而且有一次竟用啤酒瓶将昭夫的肩膀砸的好几天都抬不起来,即便这样,昭夫的处理方式也只是把烂摊子推给了妻子八重子,而自己则完全从中逃避,甚至逃的远远的,这并不是一种正常的教育方式,而是在将孩子逼上绝路,而最终也确实酿成了一场悲剧。
母亲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从这个case中所看到的是一个极其溺爱孩子,一切都把孩子摆在首位,对自己的婆婆则是恨之入骨的人,这也使得这个家庭存在着“妈妈和妻子同时掉河里,先救谁的问题”,而作为丈夫的昭夫却“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的解决方式就是,看着她们在那里斗,自己则躲起来,对这一切不闻不问,他自己是轻松了,而孩子因为常年由自己的母亲教育,自然也对奶奶有着厌恶感,这对少年的健康成长也是一种阻碍,又能怎样呢?
这样的家庭,那样的学校环境,能够长成什么样,这完全是一个无法正视的问题,我们也见过出淤泥而不染的孩子,可那毕竟是少数,而这少数的心理也并非完全健全,总的来说,这样的环境,不会出现心智健全的孩子,最终他们的归宿会是怎样,无人可知,就像这个孩子,虽然环境恶劣,但也没有人会想到他会做出杀人的举动来,更甚的是,他对于自己杀死那个小女孩儿的理由竟然是那个小女孩儿想要回家,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别说是一般人,就连心理学家都未必能真正说得明白,至于那种哗众取宠的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也是没有任何值得去看的意义。当看到这个理由时,我是感到震惊的,这是多么的无法去理解的一个理由。
而有是什么造就了这一切呢?就像少年说得那样“都怪我父母”,这并不是在为自己开脱找借口,而是一件事实,假若父母能够很好的教育孩子,孩子怎么可能走上这样一条不归路?
红手指所引起的对少年犯罪的思考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