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探索性研究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主题,涉及从观念到方法的很多方面。我们先从JYFS方法入手吧,这是本人总结的基于试题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一个表格,适用于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及成人教育的所有教育阶段的学习,尤其适用资源稀缺地区进行高端人才培养,此表格培养以自然科学科目为主,目的是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所需素质。
下面是相关表格情况,左面栏目为内容,右面栏目为空格,由学生依照要求填写(此处因排版问题未显示表格形式)
作业题目(5)
判定题目分类(10)
分析本题目的各项因素(10)
默写(或找到)题中包含的概念,定理,公式等(如果为未知内容,找出这些并背诵)(10)
默写(或找到)可联想到的类型题(15)
两题的联系、差异与借鉴(10)
解决问题的思解 解题思路(应用何种解题法)(15)
关键点(题目想要考之要点)(5)
其他类似题目及与本题的联系与借鉴(10)
在索引书上建立索引(错题优先)(5)
还可如何出题(可从解题法的改变入手)(5)
模拟出题(要求相互出题,并以题目巧妙作为评判标准)(5)
备注(10)
注:每项后面为参考分值,建议以PK方式,然后依照分值决定胜负。
运用作业表格时候建议以书本或主要参考书为出发点建立索引,然后综合其他参考书籍共同考虑,最后索引着眼点在书本上。
下面是各栏目介绍:
作业题目(分值5分):作业题目不仅仅是对题目的抄写,而且也可以进行自己对题目的重新描述定义,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读,解读多而巧妙者胜。
判定题目分类(10):判定题目分类目的是将这个题目和别的题目联系起来,同时将题目处于一个大系统下考虑。判定分类完毕后,还需要分析大类的特点,这个题目的特点,两者之间的联系等。思考多,联系巧妙者胜。了解对于这个问题及同类型问题的最好和最权威的参考书是什么。
分析本题目的各项因素(10):题目中的各项因素是指题目中所存在的条件,最好一一罗列,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这样训练同学们对隐含条件的敏感度。同时要分析这些条件背后的含义,能够推导出什么结论,想得越深越好。对涵义的解读巧妙,深入,出人意表者胜。
默写题中包含的概念,定理,公式等(如果为未知内容,找出这些并背诵)(10):概念,定理,公式等是题目出发点,所以重复强调并默写是有必要的。不同解题法会运用不同公式,以思考周密者胜。
默写(或找到)可联想到的类型题(15):在大类中寻找,越多越好,然后在这些类型题中又可以归类,最后达到只要再看到这个知识点相关新题,都可以归类到原有类别当中。
两题的联系、差异与借鉴(10):与前面一项对应,实际是对上项的分析和归类过程。两项可以共同考虑,对联系与差异考虑得宜,分类清晰者胜。
解题思路(应用何种解题法)(15):一个题目往往有多种解法,思路越多越好,思路详细周密,逻辑清晰者胜。
关键点(题目想要考之要点)(5):多个知识点的题目的进一步对重点的分析,有时是隐含条件为关键点,画龙点睛之笔。
其他类似题目及与本题的联系与借鉴(10):此项和类型题类似,但是却扩大了范围,比如三角函数题目,类型题一般是在三角函数中寻找,而类似题可能就是在别的章节中寻找了,可能是思路类似,可能是解题方法类似,可能是结构类似等等,要求多考虑联系,越巧妙越好。
在索引书上建立索引(错题优先)(5):建立索引是积累的基础,也是复习的材料,因此建立索引的方式和运用索引进行学习的方法决定了这项的强弱。运用得当者胜。
还可如何出题(5):这是对知识点和解题思路的拓展,越巧妙越好,可从解题法的改变入手。
模拟出题(5):这是对前面的如何出题的落地,要求相互出题,并以题目巧妙作为评判标准。
备注(10):如果同学们有新的想法和主意及建议,都可以在这里面提,而且欢迎有想法。
关于本表格用法及注意事项:
1、练习时建议开卷,并鼓励到处问人,尤其是专家或老师,鼓励到处寻找参考资料。至于考试开卷还是闭卷,如何出题,由老师决定,最终最好要求学生对表格内容有一定程度掌握。
2、表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或者改变,不一定每题都做,不一定每项都做,视情况决定。一般做综合题效率会高些。
3、建议PK方式,两个人做一道题进行PK,可以挖掘潜力。
4、建议班级分工合作方式进行,比如班级两位同学基于竞争关系做一道题,全班50人,就可以有25道题做,班级之间竞争更好,然后再把答案共享出来。
5、JYFS法从分析、评价、创造入手着力培养学生高级学习能力,教师所需为布置任务,组织完成,用PK法、积累法和与外界交流实现学生水平的自发展。因此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要求相对较低,有可能实现体育老师教数学,利于在资源稀缺地区使用培养高端人才。
6、持续改进是JYFS的特点之一,对表格每项内容的持续改进,积累并让后面学生参考会有助于培养效果的实现。
7、此方法不仅仅用于做题中,也可以稍作调整后用于项目分析培养等
JYFS法本质是训练学生举一反三能力,这能力是进行探索性研究思维常用的一种能力,同时本方法也能建立知识的网络连接,对提高学生学业水平有效。预期效果是,在同样的平台上,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不管起点如何,经过此方法培养的学生或迟或早会脱颖而出。但具体应用要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可拘泥。由于效果和执行人关系挺大,如果执行无效或出现问题可与本人联系研讨。
如有与此内容相关的想法或质疑,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