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真语文老师
——2017年河南语文优质课观后感
灵宝市 刘若玉
2017年的河南省语文优质课赛课活动于昨天圆满落下帷幕。这次活动两组都在灵宝举行,是对我们灵宝语文教学的一个大大的褒奖,更是对我们灵宝的每一位语文教师一份丰厚的恩赐。她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思想理念的撞击与冲洗,更多的是引发起我们对照自己的日常教学,来一次实实在在的思考与提升。
我们最最欣慰的是,这次大赛为我们指明了一个非常清晰、非常明亮的方向,那就是“真语文”的方向。
何谓“真语文”?从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的《真语文拒绝豪华包装》,到江苏省特级教师黄厚江的《为什么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再到钱理群先生的“改变语文教学方式”的言论,都在替我们的语文正本清源,“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这就是“真语文”的基本要求。
首先,要有语文老师的看家本领。
语文老师的看家本领可能说法很多,但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文本解读能力和品词论句的能力。
先说文本解读能力。回顾这次大赛比较精彩的几节课,侯金奎老师执教的《回忆鲁迅先生》、张岩老师执教的《伟大的悲剧》、张亚鱼老师执教的《邓稼先》都是篇幅比较长的文章,执教教师都能够精读、细读文本,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深度挖掘教材内容、自如驾驭教学环节,实现了长文短教的目的。
以《回忆鲁迅先生》为例,文章总共4000多字,很长,难度很大,但是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很强,首先本课定的三个目标:“读一读,概括事件;品一品,分析人物;练一练,学写旁批。”既包含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的”三个层面的目标任务,又有教材重难点、训练点的明确指向,即这节课“教什么”目标定位清晰、明确,可操作性强。而在整节课堂的教学设计上,更体现教师“怎么教”的巧妙高明。在概括事件环节,他先让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从12个片段选取2个片段概括内容,然后让学生概括剩余的片段,这样,既有方法指导,又有示范进行模仿,很有实效;接下来的分析人物环节更为巧妙,让学生从这4000字的文章选择片段进行组材,体会鲁迅先生的人物品质,既注重了文本的局部分析,又为整体把握做了铺垫。最后一个环节,“练一练,学写旁批”,则是学生通过训练的方式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虽然,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们不得不叹服候老师解读文本的能力。
再说品词论句。余映潮老师说过,“品词论句,就是语文老师引导学生去品读文字表面下面隐藏的深层内涵”。品词论句的方法很多,如换词、换句作比较,合理进行文本中的补白,反复朗读等,以《伟大的悲剧》为例,在品析人物的环节中,她引导学生品读“奥茨突然站起来,(___地)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走走,可能要多待些时候’”,运用补充神态描写词语的方法,来走进奥茨的内心世界,体会英雄人物的坚毅、勇敢、不畏艰险的特点,更有一个学生补充的词语是“平静”,令在场的听课老师唏嘘不已,只要老师设计巧妙,引导到位,我们的学生会表现出令人感动的精彩。在后面“找出打动你的人物细节,谈感受”一环节中,教师运用“品味几个词用个好不好”的方法,让学生读到英雄也有脆弱的一面,同时引导学生明白人物传记的文体特点,既生动形象,又真实可信。可谓一箭双雕!
再者,语文老师要有文体意识和课程意识。
先说文体意识。首席专家王娅老师在评课时说到,要关注文体,即既要把教材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又要将教材的呈现形式作为教学内容。
上面提到的《伟大的悲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张老师能紧扣人物传记的特点教学。还有贺荣坤老师执教的《阿长与<</span>山海经>》一课,能紧扣回忆性散文的特点,理线索,析详略,品转换,他们既注意到了教材内容,有注意到了盛载内容的器皿,教给学生的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而是这一类问题的学习方法,具有文体意识。而相反,《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狼》、《木兰诗》等几节课的执教者,没能关注文体,在整体的教学设计中,就会是教学定位发生偏差。如《愚公移山》一节课,最后的落脚点是领悟愚公形象,学习愚公精神,但如果能结合文体特点,关注一下为什么写最后一段,落脚点就不会仅仅是思想教育,而是寄托远古人们对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的一种期盼,这样神话故事才有号召力。
再说课程意识。这次大赛再给我们惊喜和赞叹的同时,还发现了一种现象,课堂的教学设计非常好,但是老师们在实施的过程却差强人意。实际上这些课都是层层推荐上来的,磨了一个多月的课,集中许多人智慧的结晶。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跟韩丽霞教授的谈话中我渐渐明白了,缺乏课程意识,还有,缺乏为学生呈现这堂课所有知识点、能力点教授的强大的学术专业背景,韩老师称之为“学养”。
华东师大郑桂华老师就是一个具有课程意识的人,用她的话来说,所谓的课程意识,就是“语文价值的合理分配”。 她从纵向和横向上进行了语文价值的合理分配。纵向上,大至整个学段小到单元内部,列出学生在语文课上所必须学到的语文价值,并对其进行排序,然后分配在各具特色的课文中,成为教学目标。横向上,由篇到类。破译出每一类文章的阅读理解的图式。比如《荷塘月色》,通过对荷塘月色,作者总结了这类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以后遇到此类散文,完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按照相同的方法去解读。
这就是我们不是在教课文,而是在教语文,教课程。有了文本意识,课程意识,再加上“学养”,我们的教学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反之,再好的设计也会变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一场活动,热热闹闹的是场面,而应该沉淀下来的则是冷静下来之后,留给我们的思考与改变,真的希望这次盛会会不断洗涤我们的心灵和理念,当每一次设计教学,当每一天走进课堂,当每一次面对教学中的意外,都要扪心自问,我是一个“真语文老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