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笔下《祝福》里的祥林嫂,一个老实得不能再老实的悲剧人物。勤劳善良又朴实顽强,在封建社会她又是在精神上被践踏被迫害的农村妇女,故事薄凉而悲惨,全剧围绕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描写,她就像一个生命里没有春天的苦命人,因为命运的捉弄,最后活成了喋喋不休,逢人述说自己的苦,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可悲的怨妇和碎嘴的模样。
婚姻生活中,每个人期待幸福的愿望都是美好的,但每个人活法不一样,感受不同,也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结局。遭遇婚姻背叛的人,固然是不幸的值得同情,有些人活着活着就成了祥林嫂样的怨妇,逢人便诉说自己苦,自己说着解气,而听者心里早已厌烦。有些人不适时机的诉说,往往遭到别人的嘲笑与讽刺。
对遭遇婚姻背叛的人来说,这是一个人致命的伤害,有些人不曾设防,打击可想而知,就像祥林嫂的婚姻,“寡而再嫁,嫁了又寡”,她的遭遇令人同情,可别人无法感同身受,心中有着太多的苦和怨。早年守寡,后又被婆婆抢去与老实分的贺老六成亲,贺老六为了还债累的病死,儿子又被狼吃了。这诸多不幸的遭遇让祥林嫂承受着,对命运的疑惑与无助,无法解脱,精神上遭受摧残与打击,于是逢人述说心中的苦,说的多了,人们都只当笑料,更有甚之是鲁四爷嫌弃她是一个“伤风败俗”的女人,这些都让祥林嫂感到痛苦,她不时的向人们诉说自己不幸的遭遇。
当遭遇背叛后成为一个喋喋不休的人时,那就是一种悲哀。
遭遇婚姻的背叛后,聪明的人会以此为戒,努力吸取教训,提高自己的修养,为自己有尊严的活着。
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说:“无论对谁太过热情,就增加了不被珍惜的概率。倘若没有过度的欢喜,便不会有极度的悲伤。”
婚姻中别对一个人爱的太满,满了就没有空间去享受感情的甜蜜,也别对一个人过于珍惜,过度的珍惜有时得到极度的失望。
每个人的婚姻中,没有相同的模式,遭遇背叛的婚姻是值得人们同情,但谁都无法感同身受,你的苦只能自己承受,自己抚平。别人劝解只是一个人对你语言上的抚慰,而最终还是要自己能解开心结。
遭遇婚姻背叛后的“祥林嫂”——语言上的泄愤者
祥林嫂只所以成为一个喋喋不休,逢人就诉说苦的人,是因为心里憋屈,没有人可以帮助到她,自己也找不到一个宣泄的出口,只能用语言去发泄心中的苦闷。生活在一个封建社会,自私自利的人们对人的冷漠无情,感受不到温暖,这些催生了祥林嫂的喋喋不休,而她的喋喋不休也成了人们讨厌和嫌弃的对象,导致了她失去生存下去的信心,使她的精神上的支柱彻底毁灭,这也是她成为悲剧的繁衍与不可避免的结局。
遭遇婚姻背叛后的喋喋不休有时也会为了闲言碎语断送生命,本来遭遇打击,精神上极度崩溃,加之有些人语言承受不了,容易走入歧途。
毫无疑问,婚姻中全心全意的付出,毫无保留的对一个人的好,换来的是背叛,这放谁身上都无法承受,心中的愤恨都应该理解,可别人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热闹的人也不在少数,有些心术不正的会添盐加醋,反倒说些风凉话,你的诉说只会更让你添堵。
婚姻背叛后“祥林嫂”喋喋不休——只会增加别人对你无能的认识
祥林嫂一遍又一遍念着事情的来龙去脉,却又于事无补,人们只能同情她的遭遇,可对她的喋喋不休又无可奈何,任她诉说。
婚姻背叛后,诉说无法弥补遗憾,当初的付出已经成为一个无法更改的过去。要懂得排解心中的郁闷和抱怨,一味的抱怨只能是一个无能的表现,有时候喋喋不休的抱怨,别人会听烦听腻。其实你的喋喋不休只想找寻到别人的理解和安慰,那么找最亲近的人适可而止的释放一下心中的郁闷和苦处,但请记得,别见人就诉说,好像要天下人都能理解你的不容易,那就错了。
婚姻中的“祥林嫂”——一个让人讨厌的怨妇和碎嘴。
婚姻中的怨妇很多,抱怨自己的老公成为一种习惯。生活中有些人做事没有章法,想一处又一处,因此女人们的碎嘴便止不住的一遍又一遍念叨着,这样会让人特别耳烦,有些话说一遍就尽可以。
有时候我们在给孩子叮咛一件事时,过来过去的说,孩子反过来会说,记住了,你烦不烦。我们是怕孩子记不住,是因为缺少对孩子的信任,一件事说一次和说许多次其实效果是一样的,恰恰相反,有时候说多了还会起到反作用。
活成怨妇的人心里全部装的是别人,是为了别人在活着,为自己想的少。
祥林嫂的喋喋不休是对人盲目信任,对身边的人不曾设防,她如果能少言寡语,或许命运就是另外一种方式了,她的喋喋不休的话语让人觉得晦气和厌烦,甚至看到她这个人感觉都是到霉,这是她自身的生活方式带给自己的,也是那种背景下所产生的悲剧。
有多少婚姻遭遇背叛后的人,把自己活成了一个怨妇。本身错误是别人造成,而你的喋喋不休的诉说,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难堪,再多的诉说也弥补不了心中的伤痕。唯有踏实做事,努力学习,独立的活着,不去随意依赖别人,做一个独立坚强的人。
遭遇婚姻背叛后的人能从自身上找原因,这也能为提升自己能力做一个改变,而不是去喋喋不休的诉说他人的过错,想在以后有一个好的开始,必须谨言慎行,少说多做,以后才能有一个全新的自己,也才能让自己脱胎换骨重新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