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南
前不久,跟随北站街道党群部的“蝶变苏河湾”徒步团在苏州河畔数桥,听那七座桥的遥远的故事,其中在讲到浙江路桥的时候,当时那位讲解志愿者就说到,在浙江路桥的北面的原香山路“曾三里”,曾经是中共三大后的机关办公所在地,它对于开展国共合作,广泛发动群众,发展革命力量,加速推进国民革命运动起到了巨大作用,于是我就暗想,这一带我好熟悉,但真的不知道这里面竟然有红色经典足迹。
上周在我注册过的北站街道“蝶变苏河湾”的APP上,突然眼睛一亮,他们最近有两次活动在预报名,一个是参观“三大纪念馆”,另一个就是参观“上海老铁路”,可惜后者没约到,但约到了参观中共三大纪念馆,也算幸运,于是兴冲冲如约而来。
原来位于浙江北路118号的“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的建筑,外观有点老建筑味道,其实是一栋2011年新建的崭新的仿上海老洋房的建筑,是为了纪念原在附近的原香山路“曾三里”,真正的遗址,在早年的旧里拆迁中消失了,但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均陈列在纪念馆内,去年对外开放,成为有一个红色经典打卡之热点。
今天的讲解志愿者,对党史比较熟悉,讲解风格也很特别,与观众多有互动,在她的讲解下,对1923年前后的建党历史和有关背景有了了解,作为一名老党员,也算补上了一段党史知识空白。
党的三大召开前夕,党通过其麾下的劳动组合书记部先后组织多次工人大罢工,虽然取得胜利,但始终感觉力量不强,财力不足。而此时国民党经过陈炯明武装叛乱事件的影响,也觉得发动革命力量不够,于是在第三国际代表马林的撮合下,两党都觉得有合作的必要。
党的三大在广州召开意在讨论如何建立统一战线,促进了国共合作,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汇集了革命力量,从而形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当时在三大会议上,制定了与国民党合作的策略和方针,其方式就是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时利用这个机会发展中国共产党,实践证明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党员数猛增至10倍之多,出现了非常好的成效。历史证明,党的三大制定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而且是卓有成效的,是党史的一段重要历程。
党的三大闭幕后,考虑到中央局开展工作的便利性,以及经费等原因,还是选了位于上海火车站附近,又是属于公共租界,且靠近苏州河的特殊地理位置,又有不少工厂,人员混杂,工作环境特殊,便于隐蔽。除此自外,这个特殊区域,党的政治基础好,由党控制的上海大学和商务印书馆也在这里。所以就以中央局委员,来自福建的王荷波名义选曾三里作为中央局日常办公地方,门口挂了“关捐行”招牌掩护,就是代办海关进出货手续的业务代办部,不会使当局起疑心。就这样,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罗章龙、王荷波、向警予、杨开慧就在这里居住或办公,就是在这里,办了党的机关报“向导”,在这里指挥全国工人运动,在这里党的羽毛开始丰满。
党的三大召开,意义深远,我党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实现了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促进了国共合作,同时借势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汇集了革命力量,从而形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
当时我党制定了与国民党合作的策略和方针,其方式就是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时利用这个机会发展中国共产党,实践证明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党员数猛增,党的力量显著增长。历史也证明党的三大制定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而且是卓有成效的,是党史的一段重要光辉历程,成为党史中重要一笔。
从纪念馆出来,我还回味着当时的峥嵘岁月。感慨革命之艰难,星星之火刚刚点燃。更感叹如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保持党的本色,始终如一保持初心,为人民谋利益,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脱贫困,实现中国梦。
参观后,我最大的体会就是统一战线是我党的法宝。因为有党的三大正确统一战线的方针,我党的队伍开始强大,同时在国民党队伍里培养了一批党的干部和懂军事的人才,为后期党的工作开展创造了基础。
其次是党的三大为党在日后革命遇到曲折时,如何走出困境,争取胜利提供了实践经验。无论是后来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还是后来西安事变后的国共合作,我党都是发扬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传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分化敌人,瓦解敌人,带领人民走向胜利。
去年的建党百年纪念活动落下帷幕,但发掘出的红色经典足迹却如雨后春笋,看不完,学不完,因此参观红色经典场馆、追寻红色经典足迹就成为我学习“党史”的实践,通过参观、学习、思考,不断增强党的信念,提高思想觉悟。
2022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