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本来要发在群里,不过应该是没人看了。
我发在这里好了
马上暑假快要到了,建议孩子多出去玩玩。他们还小,很多需要游戏,快乐,体验不同的生活。
大家有的时候会发现,孩子拿回去的画看起来并不是和外面看到的那样好看或者图面饱满,这是他们自然而然的情况。
作为一个过来的人,我学过艺术,被老师教过,也教过学生。4岁的时候,我画了一盆水仙花,爷爷意外的发现我的绘画造型能力远超过周围的小朋友很多很多,他拿着我的画,对我父母认真的说 “这是一个好苗子,不要错过。”
于是,我也和现在你们的孩子一样,开始参加美术培训班,临摹过各种各样的蜡笔的儿童画,常常因为自己比其他小朋友完成得快而感到洋洋自得。平时在家的时候,我也会画一点,那个时候流行新白娘子,我照着画片画过,还有荷花,水果,美少女战士漫画。
后来六岁的时候,参加过一个绘画比赛,我的家人帮我想好了绘画的题材,画面的构图,在比赛之前,我每天需要练习一遍,我的铅笔上也用小刀做了刻痕,那是画面主体的比例,确保我画的准确。到了比赛的那一天,我望着台上的各种奖杯,有金色的银色的,还有瓷花瓶。我心里想“我想要那个金色的,银色的也不错,那个花瓶好丑,但愿不是那个。”
结果,那个瓷花瓶被大人们放到了我的手上。我看到了一等奖画的长城,那是一张国画,我非常吃惊,怎么还有小朋友能画成这样,于是一路走一路哭回去了。
当然,这不会妨碍我在学校里面还是画的最好的。美术课上,我画了一个宠物小精灵的贺卡,记得上面是不同小精灵的合集,一个老师走过来对我说“你要好好发挥这个才能,我都画不到你这个水平。”我心里骄傲而又谦虚的回答了一声:谢谢。我还画过美少女战士,那个时候山西路的书市还很火,我站在美少女战士的书摊边上一看能看一个上午,后来买了一本回来,那是第四集,封面是一个蓝色的夜空下,站着五位性格不同,高挑美丽的女生战士,我画了下来,那是一张很有难度的画,他们的腿非常长,我用笔测量了一下,完全不是四个头长,而是7个头长,如此的修长真是太美了!眼睛的部分是最难的,稍微有一点点差错,他们的目光和眼神就会完全失色,我修改了好多次才确定下来,现在想想也是很激动。
到了小升初的时候,我的文化成绩一般般,南外的英文考试我只拿了55分。于是父母决定让我上美术班,我练习了一周的素描就去考了。先是一中美术班,我简直是不知道周围人怎么画的,太厉害了,石膏都能画的如此玲珑剔透,至少那个时候的审美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所以落榜是必然的。后来我去考了六中,记得那一个教室里,我画的最快,而且最好,我画完了还转了一圈,看到有人还能把长方体画成正方体,心里不由得暗自鄙视了一番,我这个秒杀的架势通过考试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接下来的,初中和高中就是素描色彩的训练,训练,不停的画。那个时候我和同学都会看漫画,我从柯南看到棋魂,再看到通灵王,画画的内容就变成了柯南,柯南里面的角色,女子侧面,欧姆小人,以及在无聊的政治课上,把作业本翻开到最后一页画一些自己创作的漫画什么。还记得有时候会被老师发现,评语上写不要在本子上乱画。还有课桌也会不幸成为我画画的纸张,我记得那个时候流行哈利波特,我为此创作了一个魔法欧姆小人人,画在课桌上以资鼓励,连着好几周都舍不擦掉。在我对欧姆人人的创作走火入魔的时候,我的素描和色彩几乎非常平平。初中的时候我还能架的住激烈的竞争,反复无趣的画石膏让我的兴趣从美术转移到了数学上,在美术课上看漫画,研究几何证明问题就是家常便饭了。特别是石膏的人像,我几乎不能把握好那种块面的造型,当明暗的层次变得复杂多变的时候,我的眼睛和手便难以协调起来,我的眼睛属于近处观察的方式,但是无法同时做远处观察,加上我并不擅长排线,笔触也比较硬,美术成绩就开始下降。记得又一次,我画静物画不下去了,就在素描纸的右上角创作小人人,那是一个浑身裹满纱布的僵尸小人人,躺在病床上进行输液。老师走过来问“你在画什么?”我吓了一跳,马上擦了。色彩就更不用说了,我一直都不喜欢水份那种厚重的画法,感觉很黏腻,而且厚画法还要浪费不少颜料,把颜色一层层盖上去,真是痛苦,而且每次水粉课,我和全班画的都不一样,这真是让人苦恼。我尝试只沾一点点颜料,用鲜艳的颜色勾出衬布和景物的边缘,剩下来的用浅色的蘸水过度,结果我又搞出了一张和全班不一样的东西,我豁出去了,老师走过来,说“你这画的啥,你要画水彩,也不是这样画的。” 我表示漠视他的意见,继续照旧,我的坏习惯总是喜欢把颜色变浅,所以很多颜色里面都会参杂一些白色,让画面看起来浅淡一些,满足我视觉上的协调,减少冲击力和对比度,然而画过水粉的人都知道,这是忌讳,会扣到十到十五分。
但是考试是严酷的,它不会听你的想法,我们家人没办法,只好给我请了额外的家教老师,把美术成绩搞上去,不过这段时间的训练我的排线能力提高了一点,速写的训练对我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造型能力变的更好。不过大学的时候就再也没画过这些东西了,只是拜我天性所赐,在学校里面只要是和画画有关的专业课,我的分数还是名列前茅。偶尔还会去舅舅的社区医院,或者玄武湖画一些速写。后来我发现,我有一个特点,对于新鲜的东西,能够激发我灵感的造型和色彩,总是能够很快的把握到里面的精髓,但是对于那些钝化的形体,我的感觉便会迅速下降,到一种混沌催眠的状态。如果不能在短时间记录下我的灵感,超出了过长的时间,我就不能很好的记录下我看到东西。另外,我接触到了更多的学科,它们都在吸引我的注意力,我感觉到有些东西比画画更有意思。
毕业以后,除了工作的需要,比如设计的图纸,小朋友的范画,我也就没有再怎么画过了。我曾经先后在两家画室里面任职,第一家画室,我既是老师也是学生,我跟随一个业内还比较有名的画家学画画,同时也协助他们画室教小朋友画画。刚开始去的时候,我还在为孩子们惊人的大师级的作品感慨,但是后来在不断的教学中,我发现,一种隐含的审美观被凌驾在了教学上面,就是某种绘画方式是正确的,但是另外一种就是不赞同的。老师和家长坐在一起,看着老师告诉小朋友这里涂什么颜色,那里图什么颜色才能好看,小朋友不得不在要求下涂上合适的颜色,我从她的眼睛里面看到了某种只能如此的神情。此外,在同学们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喊停,这个是一个通常的手法,防止学生的过度发挥毁坏了画面,这是一个有利有弊的方法,我以后会详细讨论。当然,教我的老师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艺术家,但是后来他们所遵循的方式对我自身的画面创作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再加上我的水平日益增长,就没有再去了。另外一家教儿童绘画的机构,由于我初来乍到,所以被安排先去听其他老师的上课,在课堂上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有些小朋友已经装好了交给了老师,有些还没有,我去帮助他们。等到全部收集好了以后,老师发火突然说“这是谁弄的?为什么没有按要求留白边?“我愣了一下,是哪个小朋友搞错了么?我抬头一看,结果发现是我装的,于是,大声说”是我不小心弄错了“ 主课老师愕然,我却很坦然,心里知道,在这个课上,循规蹈矩多么的重要,那一瞬间,我似乎不是一个大人,而是一个孩子。
因为那个是我的心理老师经常好奇问我,你为什么不再继续画画了,我说“感觉自己的画就像一张纸,裹挟在滔滔不绝的纸张的洪流中冲向远方,好像这些画和我没有什么关系了。” 有的时候我画画,经常画到一半就没有什么心情了,我感觉没有意思,和自己的关联度也不大,就只是满足一次视觉上的欲望,这样的画往往半途而废,不会有什么下文。但是有些画不一样,对我有这心灵上的鼓励,比如一些小人的漫画,或者一些水彩人物,它们会成为自己重要旅程的一段故事,或者浮躁迷茫情绪的慰藉,调整自我和内在的关系。这种类型的绘画往往会坚持一个月以上,变成长期作品,但是过程是非常艰辛的。倘若没有这么大的内在动力,一个人是没有办法在众多信息纷飞的世界安定下来,完成数天的绘画的,这是对于自我的一种挑战,和心灵的拷问。
说到现在,回想来,当年美术班的同学,以及大学的同学,最后坚持画画,或者做和画画,设计有关的工作的人其实值得一部分,很多的人转换了方向,或者在行业中做其他的工种,每个人的发展变的非常多元化,有些画画好的同学仍旧坚持做本专业并且取得了好的回报,有些画画好的转去做了其他的事情,只是平时偶尔还会画一些,最终的发展相比专业能力来说,更多要凭借一个人的意志力,与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创造力,还有众多因缘。
所以回过头来看,我很坦然,画画和一个人的心灵息息相关。我在教画画的时候,面对一个个前途还是一张白纸的孩子,会把追逐画面的美丽和完美放在一个次要的位置上,因为他们年龄很小,每个人的未来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未来的道路还非常位置,如果这个时候强行的给他灌溉知识,去训练他们,最后出来的只是机械化的重复,或者只是在训练小动物,哪怕你看到的是很美的画面,可是你知道孩子们画的过程中,他们是困顿的,还是无聊的,是漠然的,还是充满激情和自豪感的呢?有时候,我看到大人们给孩子提供的精巧的范画,我想这里面有多少的心思和安排啊!如果一个孩子在绘画课上学会了,但是他回家的时候从不画画,自己在家画出的又是别的,或者自己在大人不在的时候又涂成另外一团模样,那又应当如何做想呢?
我希望孩子们在画室里面能够呈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也就是说他们平时在家里画成什么样,上课在无聊的时候本子里画的,在课桌上画的,随手在墙上画成什么样,在画室也会画成那样,只有这样,我才能看到他们真实的一面,他们会画的不如意,会很差,但是从这里,他们是成为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绘画也是代表他们自己的声音,而不是别人的教导。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一起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如果去通过不同的手法去表达,把自己的想法展现出来。有的时候,在他们的画里面,会出现他们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与家人学校的关系,对未来自我的憧憬,可能那时非常隐含的表达,但是我能感觉的到。我会鼓励他们去探索,去整合协调他们与外界矛盾,更好的应对冲突。对于他们喜欢的卡通角色和造型,或者对于这方面有追求的学生,我会不遗余力的往前推进,让造型看起来更完美,色彩更富有细节。
我想我可能不只是在教画画,如果一个绘画课上,只是老师不断的输入,孩子只会去重复,如果老师选择好了主题,孩子就跟着跳舞就行了,流程上不会有任何问题,结果也是众人满意的。但是如果我给了他们一个不设限定的课堂,在尝试让他们自由绘画的时候,或者自己去想绘画的主题的时候。就会暴露出很多学生真实的不同情况,他们也开始从被动的接受转变成“我得自己去思考了”,有些学生主见性会非常强,他们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有些学生会为为了确定自己的主题盘腿坐在椅子上着冥思苦想,或者看着图库查阅不同的资料,抱着脑袋眉头紧皱,评估自己选择的临摹对象是不是适合自己的手头能力。在遇到不确定的颜色的时候,自己去尝用什么好,拿着草稿纸把同样一个造型画上好几遍再上正稿。有些学生表达自己的不自信,对困难望而却步,或者兴趣淡漠,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激励。如果只是一味的输入,这些情况我都会看不到。有一次,一个学生不停追着我问怎么画,我感到这样下去,他会比较依赖我的帮助,所以我只能说“这次我不能帮助你打草稿,你需要自己想办法”于是递给他两张草稿纸“你可以先尝试一下,觉得不对就涂掉,重新画一个你觉得正确的”,他非常苦恼的折腾了半天,终于画出来了,我让他给自己打分,他怯生生的说“零分”,我大吃一惊,“不可以!你怎么能给自己零分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啊!”他说,“我不是老师,怎么能给自己打分呢?”我感觉我必须帮助他拆掉这些评价了,“你可以的,我就是要把你们培养成自己的老师。重新给个分数吧!”
另外有些朋友会问我为什么不教他们构图比例大小,如何才能成为好看的画面,因为我见过的绘画和设计非常多,任何一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均衡的,动态的,非常大,非常小,在边缘,不等称,这些绘画和表达手法在世界各个角落都有,不同流派也有不同的手法,所以暂时不会给他们这些框架。我会通过给他们看不同的作品,建立自己的审美趣味,他们会知道什么是喜欢的,好的。对于那些复杂非常好看的画面,就我自己的绘画经验来说,只有非常热爱和很投入的情况,对于主题完整性有追求的,或者用特殊的材料(水粉,油画)才会完成一张全部填满的完整画面,而作为通常情况下的绘画和练习,大部分都是简单的速写和单体。而且小朋友和他们的生命活力处于一个比较旺盛的阶段,并不是和大人一样稳定,自然情况下,出现色彩饱满的完整画面其实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倘若需要我去训练一个小朋友的耐力,我认为,如果他/她非常热爱,耐力是自然的事情,等到他和你一样大的时候自然会和你一样有耐心,况且我们成人有几个能坚持画完一张画呢?大部分都被外界的事物吸引去了吧。但是大人们为了工作,养家糊口,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也坚持了很长时间吧!
所以,我认为,每一节课都是一个过程和体验,而不是一个绘画结果。我会让他们接触不同的审美,和图画,作品,协助他们建立自己的审美观,建立多样世界上多元风格的包容度,他们只要能自由的表达想法,学会设定好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不断探索和努力就足够了,只要没遇到标准化考试,就不要去在意结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回报,一种心灵的流淌。
况且小时候成绩好,画的好,长大也未必怎么样,就和我一样没啥钱,只能教教画画也说不定,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