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能让人快速进入写作模式
对于刚开始接触写作的人来说,最大的困扰不是不知道写什么,而是满脑子都是想法,但真正写起来,却很难顺畅的表达。
其实,我们的大脑每天都会接受到海量的信息,大部分信息对我们来说都是没有用的。通过日更,我们可以很好的梳理大脑中的信息,捕捉到最适合表达的观点,经行深挖。同时在日更的压力下,我们的大脑会为了完成目标而变得更加敏锐,留心到曾经容易忽略的细节。长此以往,自会达到还未动笔,大脑就自动调整到写作的模式,带动你立刻投入创作。
日更是最快找到定位的方式
你问一个刚开始写作的爱好者,你擅长写什么?对方十之八九难以回答。故事?散文?时事?八卦?好像什么都可以写,好像什么都不算擅长。这种时候,日更是做出判断的最好方式。通常日更30天后,就能显现出来你喜爱和擅长的分类。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就可以做定向的写作练习,快速提高。
作为自媒体写作者,应该始终记得,我们不是要写什么,而是不要写什么。
日更是快速成长的最短路径
有些写作者是不建议日更的,他们认为日更的作者很难有时间雕琢一篇作品,光追求数量不追求质量,当然也谈不上什么提高。
我想说的是,日更的定义可能并不是发布的文章,也可以是日志。把日更当作产出的作品,这本身就是一种局限的认识。
日更更应该是我们每日的练习,而发布的文章,则是我们在反复练习后所呈现的最好的状态。
在日更的练习中,我们更能够及时发现写作中的问题做出修正,刻意的练习加上不断的修正,保持由输出强制输入,我们才有可能厚积薄发。
日更是一种自我对话的方式
我是一名自然疗愈师,对于我的来访者,尤其是受到感情方面困扰的来访者,我通常都会建议他们写日志。
书写的本意是给他们一个排遣的管道,用来舒缓他们被情感所捆绑的身心。让我非常欣喜的是,能够认真写日志的来访者普遍都能更快的从困境中走出来。
我记得一位C姑娘,当时来找我时,泣不成声。在书写了3个月后,有一天她跟我说,我看了自己刚开始写的日志,感觉当时的自己好傻,我对自己说,你这个傻姑娘,别再傻下去了。振作起来。说完这句话后,我觉得自己从这段感情中走了出来。
这就是书写的力量。
日更能够记录下来那个当下的我们,能让我们与自己对话,让我们的每一天都有迹可循,无比踏实。
今天在一个写作群里看见有同学说被日更折磨的苦不堪言,打算放弃日更。有同学附和,也有同学反对。
看着群里的讨论,我突然想起一句话:“远方的路总是风雨兼程的。”
希望在遇到风雨的时候,请想想远方,那里是存放我们初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