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物:赛车总动员电影,floppy fish
关键词:电影原声音乐
今天谈不上阅读,只看了一本书,到想写写听歌这回事。
多米今天又看赛车总动员电影了(他是跳着看的,只看他喜欢的段落)。
他在看电影的时候,有一位同学给我发来一首他自己弹的吉他曲听,他是吉他发烧友。末了,他又发了一句给我:孩子一定要学音乐!
电影放完了,片尾曲有两首,是大作!妈妈我非常喜欢的,而多米则是爱屋及乌,每次都看完同时也听完。
国外的电影配乐都是一张精彩的大碟。在看这两部电影的时候,其实他接触到了大量不同风格的音乐,从60年代的音乐到当下音乐,从爵士、摇滚到流行音乐、电子音乐,从民谣到舞曲,这两部电影里几乎都有涉及,因为两部电影第一部复古怀旧,第二部国际化现代感十足,所用的音乐也大相径庭。
金宝贝的早教音乐课从一阶开始就一直使用成人音乐,而不用儿歌,也不教儿歌。
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听儿歌,是因为儿歌简单,为什么要听简单的歌,是因为希望他能学唱。仿佛会唱了,会弹了,就叫学了音乐。
但音乐是个艺术性的东西,艺术性的东西更多的是需要去感受,去欣赏。
如果你让他每天都听很简单的音符,那么他的耳朵长大后就很难听出那些细微的元素,很难听出那些细腻的东西,很难体会出音乐背后作者的情绪。音乐是思想的表达,但更是情绪的表达,没有细腻的耳朵就会遗漏很多东西。
为什么我们普遍被认为艺术细胞差,因为我们儿时听了太多的儿歌,唱了太多的儿歌,看了太多的简笔画,也画了太多的简笔画,我们太注重输出了,仿佛只有输出才能证明我们身体里到底有多少货色。
而国外的孩子从小去听音乐会,去看画展。去听去看是输入,而且是输入的都是高端的丰富的东西,只有丰富的高端输入才能有培养艺术修为的基础。
我想金宝贝的音乐歌不使用儿歌的真不是做。因为那是人家的理念。
电影看完了多米还是意犹未尽的样子。
我给他下了电影里的歌曲,虾米里面有电影原声大碟,所有背景音乐都有。
即使是那些背景音乐,他也能说出这段音乐配的是哪段内容。音乐本来就是很难理解和体会的东西,现在和电影结合,就有了画面和形象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很好得加强孩子对音乐的理解。
后来我又给他找了一首MV,把他兴奋的,虽然只是个小东西,却如同发现宝藏一样。如果他长大能记事了,想起和妈妈一起看赛车总动员MV的那个晚上,一定会觉得很幸福,因为那是一种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