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精幻化为人欲吃唐僧肉,悟空看到得是这个真相,因而他打死了白骨精。人妖平等,白骨精心有魔障,唐僧看到得是这个心相,因而他要度化白骨精。
真相与心相之争,是我看这部电影感触最深的一点。真相是我们用眼睛看到的,即眼见为实,而心相则是我们在真相的基础上所推导出的为人处事逻辑。
真相是客观存在,而心相则会因为个人的知识、经验、阅历等主观条件的影响,得出不同的结果。最能反应真相与心相的典故就是孔子困陈蔡
出处:吕氏春秋
原文: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少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翻译: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缺粮)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颜回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孔子起身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颜回回答道:“不是那样的,刚刚碳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眼睛(看见)的,但是眼睛也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人本来就不容易啊。”
所以要了解是非很难啊,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更难啊。
运用好自己心相的首要问题是识人;而识人的关键一是自己有标准善恶、有立场原则,这就要求我们自己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多读善书,多起正念,“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二是自己去观察、去思考,才不致人云亦云,宠信奸小。“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真相有些是客观存在的,有些是道听途说。自己要多角度去了解真相,自己的人品是一张名片,因为有些人信任我们,所以我们更要谨慎,不能将谣言、邪念传播出去。这里可以参照苏格拉底的“三重过滤”——真实、善意、有用。仔细过滤听来的传言,将虚假、恶意又对自己毫无帮助的部分滤掉即可。
如果真的可以做到以上两点,那我们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将真相与心相结合起来,‘’恶不即就,善不即亲‘’(原文:闻恶不可就恶,恐为谗夫泄怒;闻善不可即亲,恐引奸人进身),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保护自己,且可以避免友谊的小船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