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是在某券商总部的资产管理部。对于一个应届生来说,薪酬虽不算特别优渥,但也是份开眼界的工作。一干就是三年,后来因为家庭原因,回了家乡,进入银行工作。这三年里,换过几个部门,在最前线看过散户百态,在资产管理部听过大神谈理念,在清算中心从佣金的多少看市场的疯狂与寂寥。
在这样的氛围下,大家一定会绕过监管,出手一试。进入股市前常想,我也不贪心,赚一点点就好;有时还盘算,要是每个月赚一点就离场,一年下来收益也不错。抱着这种痴心妄想,我思虑再三,在上海世博会之前,准备埋伏这个题材的股票。结果我第一天买入“东方明珠”,第二天它就被雷劈了。大家有兴趣可以查查当时的新闻,这道雷简直把我劈傻了,还能这么点背?!
之后的“投资之路”,也一直不顺,即便听到过几次小道消息,看着账上的浮盈,也不知道该什么时候收手,直到握到浮亏,又不忍心止损。那个时候每天像炒期货一样盯盘,过几分钟就要看看股价,涨了激动不已,跌了垂头丧气。心情被这些红字绿线牵着走,现在想来,也是愚钝。
万千股民之中,我一定不是最没准备的,上过专业课,也集齐了各类相关的从业证书,一些基础知识还是有的。但说有准备,又差之十万八千里,没有经验,不懂行业,也不会分析,但千头万绪,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一转身,却又慌忙入了下一个坑。
好在到了2011年,我认怂,放弃了自己操作,改成了基金定投。每个月拿出点小钱,让专家来打理。我看了一本基金的入门书,在论坛里泡了段时间,便开始在晨星网选基金,最后选择了诺安旗下的一支中小盘基金。从此便不关心价格,只是每月在工资卡上留足定投的钱,就这样坚持了14个月。后来停了定投是因为换了城市工作,那时异地汇款都要手续费,也没有现在的手机银行那么方便,一偷懒,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基金里的钱,我也没太多关注,那几年行情也不怎么好。直到2015年的一轮牛市,看到市场越来越疯狂,我就在一个次高位赎回基金离了场,这时的基金市值翻了一倍多,折算下来的年化收益还算可以。
这段基金定投的小小“成功经历”,偶尔也会拿来跟别人鼓吹一下,不然在金融圈混,一点存在感都没有。只是“菜鸟”的本质,从未改变,之前只是因为偷懒,一不小心显得投资风格比较稳健。但假设资金量大一点,我可能早就随着市场上蹿下跳了。
离场之后,我一直犹犹豫豫,也没找到合适的时机再进去,加上结婚生子,投资便不再成为我的关注,直到订阅了李笑来老师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笑来老师最近可能因为比特币和区块链被不少人黑了,但他的专栏确实帮助很多人进行了思维模式的升级。其中也谈到了股市的投资,他推荐的股票是“GAFATA”,即谷歌、亚马逊、Facebook 、苹果、腾讯和阿里巴巴。开通美股港股账户,我也是拖延了很久,其实并不复杂,网上有很多攻略,估计一个下午就可以搞定。本着“不懂的就不投”的原则,作为马云背后的女人,我只买入了阿里巴巴,目前浮盈状态。
从这次学习开始,我重新燃起了对投资的兴趣。但这次我没有冒然进场,而是选择先多看多学。除了笑来老师,我也听吴军老师的专栏,相比之下,他是世界级的格局和眼界,也是个成功的投资人,他也在专栏里谈投资,并触发了很多链接。接着,段永平、邱国鹭、凌鹏、芒格、巴菲特等的观点,在我脑中变得清晰起来。看得越多越发现,在投资赚取利益的表象之下,蕴含着太多人生的大智慧,人性中的贪婪、恐惧、浮躁,都在股市中被放大。很多投资方法是大道至简,却只有看清并克制,保持耐心,才能有更稳定的收益。
做到这些,谈何容易,所以投资是艺术,也是一场修行。如果问我什么时候会入场,那我一定会回答“等我准备好了”,可能这场准备需要很久很久,会错过很多赚钱的机会,但是我一点也不着急。不是所有的钱都该我们来挣,更何况在投资之前,可以先获得心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