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工作中偶尔会遇到一些反馈,比如你的建议很好,但我们在别的环节存在极大的限制因素,或者更直接一点说你的建议太理想化了,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提出解决方案的人,缺少最基本的全局思维。
什么是全局思维?全局思维是不局限形成当前状态的直接原因,而是思考问题产生的背景与系统因素,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对我来说,全局思维分三个层次:
1、最基本的全局思维是关注系统因素关联性,保证解决方案具备可操作性。在日常项目中,研究建议和界面设计时经常关于关注当前问题,最后导致提出的建议在下一环节容易遇到各种限制,从而被拒绝。
2、掌握全局思维的第二层次是关注价值实现整体性,确保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因为KPI等因素,从自身所处单位利益出发去思考方案,不仅不能带来协同性价值,甚至可能损害整体利益。
3、全局思维的最高层是关注内外因素动态性,避免长远利益被忽视。不同发展阶段的自身因素与外界条件都不一样,当前的最优解未必是未来的最优解。
全局思维的层次与个人在组织位置有关,随着位置的上移,全局思考的层次也在逐渐从执行层面向战略层面钱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