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字是《reborn-every-7-years》。我看完了《把时间当做朋友》,感觉写的挺好的,我想继续阅读李笑来的数据,这本书也是最近比较火的书籍,所以选择了这本书籍。这本书是李笑来在2015年写的,本来想写这么一本书,但是没有写成,最后阴差阳错的就开了一个公众号叫做“学习学习再学习”(通过这本书我才知道这三个学习的含义),然后他最后回首才发现,这些写的东西不就是自己原来想写的内容吗!所以就有了这一本书。
另外,这是一本“开源”的书籍(该书和《把时间当做朋友》在知笔墨网站上可以下载或是在线阅读),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这种书籍,不得不说是大开眼界。
【现在留下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昨天晚上,看了一篇同学转载的关于择业和就业及就业单位的文章,写的不错,看的也很带劲。但是自己心里在想,我一定要看一下这位作者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翻到了最后,发现作者并没有给出自己心中让人可以遵守的所谓的结论,而是把他自己的论据摆明,结论自己去想。看到这,我怅然若失,怎么能没有结论呢???最后发现,自己太依赖于现成的理论观点了,希望得到不需要自己思考的“正确结论”。到此,我发现,我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我们相信一切的努力都遵循复利效应,只要有耐心,通过积累,就可以达到之前无法想象的效果。财富、能力、魅力,以及抵御变故的能量…… 都是靠积累获得的,都有复利效应。我们相信惊喜(serendipity)其实是复利效应的终极体现。我们总是尝试着融会贯通……
用心就会成功。
我们每个月至少读一本非虚构类书籍。我们会在社群里公布自己的读书笔记,以便相互讨论,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如果有可能,我们起码要学会熟练阅读英文。我们要经常全无功利地学习 —— 只有这样才有更多的意外好运。我们向任何人学习,只要他们有长处,我们知道研究别人的失败比研究别人的成功更有价值。
真正使人进步的其实只有两个字:践行。切记:只有行动才能发生改变。
很多年来,我自己就是这么认为的:
掌握任何一项新的重要技能,都相当于重生。
重生的意思是说,新的一辈子开始了,上一辈子结束了。学习的结果是不可逆的,尤其对生活的影响更是不可逆的 ——学了却没有改变生活,那其实就是根本没学会。
1995 年,我大学毕业。几乎从毕业那一天开始,我变成了别人眼中的工作狂 —— 因为我没有休息日,我每天都在工作,春节也不例外。
我就是这样的。可实际上,我并不讨厌给自己放假的啊。只不过,我觉得“法定”这事儿对我来说没意义,那所谓的“法定”是制约企业的,又不是制约我个人的。我什么时候该休息,应该是我说了算啊。手里本来有要做的事儿,结果可倒好,法定要求休息,我就休息了,那手里的事儿怎么办?在不得不与他人协同的时候,法定假日更是气人,活生生把很多事儿给搅黄,且每个人都不在乎 —— 他们说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
以前在新东方讲寒假班的时候,每期班结束的时候,总有一些学生跑来理直气壮地索要最后一节课的讲义,说,“我要赶回去过年……” 我就乐:“嗯,过吧,好好过,使劲过,以后你就年年都在家过年罢!还留什么学啊?”
你知道一年有多少个节假日吗?很多人还真不知道,也没好奇一下去查过。算上周末双休日,一年下来,“法定节假日”大约 115 个。
我读书量和阅片量不是一般地大。读书是应当的,没啥可说。可阅片这事儿可以拿出来好好吹吹牛。当年在新东方与同事打麻将的时候,聊聊天,他们都很惊讶,因为但凡他们听说过的电影我都看过。打麻将,我随叫随到,人称麻圈及时雨,任何时候三缺一,给李笑来发短信…… 我也不是没事儿干,但我觉得就那么几个好朋友,配合着开开心,这不是好朋友的基本义务么!到了年底,我又出了一本书…… 他们就又很奇怪,“这小子哪儿来那么多时间啊?” 很简单啊,真的不是靠熬夜挤时间的(虽然有时候也熬夜),不休法定节假日就可以了啊!真的多出很多很多时间的。
牛!
结果没两天,有个老师买了新车,然后出了车祸,突然不能去讲课,需要人顶,于是我就接到他的电话,问我“哎,笑来啊,四级语法你能不能讲”,我想都没想,半秒都没有犹豫,断然回答,“能”。然后大半夜开始备课,直到第二天早上六点半才完事儿而后稍微眯了半小时,出门打车去讲课……第一节课就爆了,课堂结束时,学生鼓掌超过两分钟,甚至还有很多人拍桌子表示兴奋。我就这样开始了新的一辈子。
这是为了梦想敢说敢做敢拼啊!
没人知道你的苦。所以,坚决不要抱怨。
关键时刻,不要掉链子,没人能帮你,只有靠自己。
情绪这东西,百无一用,行动才是必须的。
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自信,就看他是否能真心为他人的成功而毫无芥蒂地感到高兴。
我觉得这确实挺有道理的,当一个人真正的自信,那么自己就相信自己在未来肯定能够做到,能成功,那么,别人的成功不应当是一件喜庆的事情吗,又不会影响自己的未来,因为我相信自己会做好!那为何不找到可乐的事情来高兴一下呢?
可怕之处在于,那些记忆力差的人,从来不觉得这是什么太大的问题,顶多是用来博得同情的一个说辞,“哎呀,我就是记忆力不太好……” 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当然他们更不可能知道其实完全不必如此的 —— 当初好好听话,多朗读,多背诵,就没事儿了;就算当初错过了,这期间其实有无数的机会可以锻炼记忆力,哪怕是看起来完全不相关的机会,比如“讲段子”……
再比如说,知乎上有个这样的问题:
听说美国人一年的阅读量是 40 本书,那么一个月不就相当于 3 本多?这个说法可信吗?确切的数字是怎样的?
这背后的想法,和耽误了我一辈子的那个被环境植入的“想当然的念头”本质上没什不同。
2010年年底,我去深圳中学讲座,了解到在那所学校里,很多高一高二的学生,一年读 50 本以上的英文书 —— 他们已经习惯了,一周一本,很自然。
在那样的环境里,“想当然”的是另外一些截然相反的念头。
读一本好书,基本上就是对操作系统的一次升级,或者起码一点的升级(叫“打补丁”也可以)。然后呢?有的人一年升级 50 次以上,有的人起码 12 次,也有的人好几年都不升级,后来干脆就那么对付着用了,却也不觉得自己落后且越来越心安……
找出那些想当然的念头,挨个审视一遍,看看它对不对?有没有道理?是否应该被升级,或者被替换?这事儿一定要仔细,因为那些不经审视就嵌入操作系统的“想当然”实在是太危险了……
一技之长
追求进步
真诚热情
这是李笑来的交朋友原则,自己也应该成为这样的人!
这是李笑来的交朋友原则,自己也应该成为这样的人!
我真的相信惊喜是可以创造的,而且从一开始就笃信这事儿。
事实上,比特币就是李的“惊喜”。
李笑来很看好的书籍:《Beyond Feelings》,他是这样评价这本书的:
要不是当初找到这本书反复研读,我今天肯定还是个原始人。
我真的相信惊喜是可以创造的,而且从一开始就笃信这事儿。
事实上,比特币就是“惊喜”。
李笑来很看好的书籍:《Beyond Feelings》,他是这样评价这本书的:
要不是当初找到这本书反复研读,我今天肯定还是个原始人。
如何避免坏运气——学习。
学习就是概念和方法论
无论是谁,若是只有一根筋,总有一天会倒霉。
这就是独立思考能力。其实,这个实验流传颇广,但是,你却很少见到我这样的见解。独立思考这事儿,说难也难,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别说独立了,连思考都不做;说简单就特别简单,凡事儿多琢磨一会儿。一旦真开始想了(思考),就可能得到不一样的结论;收获多起来之后,遇到重要的事儿,一般都舍不得不想 —— 知道不多想想就会吃亏的。
刚刚冲进一个新领域的时候,我会把自己调整为“苍蝇模式”
找到门道之后怎么办?我会马上把自己调到另外一个模式“蜜蜂模式”。
既然做了,就说明之前深入思考了,一旦开始做,就开足马力。勤于深入思考的人。
节省肯定没错,但节省肯定不是创造未来的主要方式。铺张浪费肯定不对,但在一些地方对自己好一点,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也肯定没错。
尽量只为生产借钱,尽量不要为消费借钱。
可以一看
别说那些伟人了,当年我在新东方讲课的时候,也是可以讲十节阅读课可以完全不拿书,带着学生一会儿翻到第 102 页,一会儿翻到 47 页,再翻回第 104 页…… 经常是学生们到了第三节课才发现台上讲阅读的老师竟然手里一直没有拿着书 —— 因为他们一直在台下听着指令忙着翻书 —— 突然之间掌声一片。可那又代表什么呢?只不过是我备课比别人认真一些,讲课讲得比别人熟练一些,仅此而已。
自证预言
我说:
用心,什么都可以做到!
关于读书
选书
阅读
1.
只字不差的阅读。
教(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阅读(学习)无非就是:概念及其方法论。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向后总结,向前预期 —— 这是最基本的理解技巧。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刚才输入的东西都有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与此同时,还要不断预期下一步的内容是什么……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输入处理的过程。
因为所有的知识都有共同点:它们不一定能用在哪里,它们早晚必然融会贯通。所以,理解过的东西越多,理解新的东西就越快。说穿了,理解能力差,无非就是见识少,仅此而已。
这跟什么很像呢?这样的方法论可以用到其他什么地方呢?—— 习惯于这种提问,是让自己学会融会贯通的最直接手段……
我有一个奇怪的本领:就是,把一本书拿过来,我即便读不懂,我也能读得完。
读不懂怎么办?没关系,只有一个办法靠谱:硬着头皮读完,然后反复读很多遍。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本领,很多人不知道。其实,重要的知识,从来都是通过反复学习才能获得的。一下就能学会得东西,通常上价值不大。
阅读,是为了理解,而理解这事儿,慢,即是快;快,便是无。
信息这东西,必须系统才有价值。碎片化的信息也许有用,但就算完全忽略,也不至于致命。
尽量只为生产借钱,尽量不要为消费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