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草坪就是清华大学大礼堂前面的草坪。
电影《无问西东》中出现的标志性地点。
宋柯、高晓松、水木年华他们抱着吉他唱校园民谣的地方。
我之前工作的清华科技园紧挨着清华东南门,每天中午吃饭都路过,但一次都没进入。前几天假期里,京城所有景点人山人海,出城高速也都车山车海,于是想到这一方净地,得闲去走一圈。
之前也在清华参加过活动,但都来去匆匆,无暇细看,这次是我第一次真正的感受清华园。在里面徜徉大半天,停留最久的就是大礼堂前的这片草坪。
清华大学大礼堂已有百年,是清华早期的罗马和希腊混合式建筑。这里见证了清华校史上多次爱国运动,映射着清华的荣光。
大礼堂是师生集会、举行大型活动和重大演出的地方,所以在它前面的这片草坪,也成了一个文化雅聚的延伸。
这里可以算作是高校校园民谣的发生地。上世纪90年代的很多校园歌曲从这里传出,成为一个年代的见证。从清华走出的高晓松、李健、水木年华等早已广为大众熟知,他们的歌也成为许多人校园时代的记忆。更早些的宋柯,一直在音乐产业领域,他的麦田音乐更推出了朴树、叶蓓等青春唱将,在你心里种下《那些花儿》、《白桦林》。
宋柯是环境工程系,83届,可以算是清华校园歌曲创作和弹唱的先锋,《一走了之》是他的草坪成名作。后来的麦田音乐、太和麦田见证和推进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
校园民谣兴起于70年代的台湾,从赵树海(赵又廷的老爸)、刘文正,到罗大佑、齐豫等都是耳熟能详。80年代传至大陆最早流行于众高校,在校园的草坪上、操场边弹唱也从那时开始。1994年《校园民谣1》发行,高晓松创作的《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广为传唱,校园民谣从此风靡。
高晓松是88届电子工程系,《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是《校园民谣1》里的代表作,流传最广。从那个时候,校园歌曲走向外界,正式被冠以校园民谣,火遍大江南北。高晓松可以说是校园民谣的关键性人物,提到校园内民谣绝对绕不过他。
2001年水木年华因为《一生有你》又让沉寂许久的校园民谣再次回火。其中卢庚戌是建筑系89届。李健和缪杰都是93届,和高晓松一样也都是电子工程系。
基本上都从清华毕业后,他们才开始出专辑、商业化运作、大范围流行。而这些后来传唱在街头巷尾的歌曲,不少都是在大学期间创作的,很多都已经在校园草坪上唱响,在四面围墙的校园上空飘荡。
他们笑称当时弹琴唱歌是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最直接朴素的情感,催生了最青春的作品和记忆。
他们把一起在草坪上唱歌的称为“草坪战友”,不止本校的,也有外校的,比如北大的杨丹涛,北京联合大学的老狼,北京农业工程学院的沈庆……
老狼不用说了,几乎是高晓松作品的专属歌手。但杨丹涛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当年与高晓松并肩齐名。高晓松曾说“如果不是当年为了一个女孩从北京跑回四川,他会成为比我更棒的音乐人”。奔赴爱情的杨丹涛曾坐在草坪上弹唱:“当你红颜老去的那一天,我仍然爱你一如从前”。还有沈庆,他的《青春》是当年我最喜欢的一首校园民谣,简单舒缓、轻轻诉说。
很难想象,是理工科的清华出了这么多音乐人才,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远超过其他高校。
宋柯曾说,清华在文体上都不差,大概1983年前后,在大礼堂前的草坪上围坐一群,弹琴唱歌成了一个固定场景,一直延续了下去。
清华在艺术修养和人文情怀上都很深厚,且有传统。清华的校园歌手大赛已经举办了20多年,成为校园音乐人的摇篮。2016年开启的“人文清华”讲坛,也是由各个领域的大师定期开讲、阐述经典。而给百年校庆的献礼,竟是集合了章子怡、王力宏、黄晓明等众多明星的那部电影《无问西东》……这怎么看都更像是北大做的事,偏偏出自清华。
就像电影的校园宣传所说:我们爱真理,也爱生活,偶尔文艺,但没有什么畏惧与不可能。
在这里,确实会带着青春的梦想和人生的思考,让你“立德立言,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