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总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汪曾祺在散文里这样写道。他还说:“人生是一场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大约是像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进自己的剑里。这,才叫活着吧!
梳理一下,爱着什么呢!
爱读书,因为人生难免遇见困难和迷茫,一拿起书,立即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和古今圣贤神交,不仅排遣了孤独困顿的时光,还从中获得了关于生命的智慧和充实心灵的营养。
爱自然,因为社会生活常让人不由自主的内卷而疲惫不堪,而自然总是充满了生生不息的原初的强劲生命力。一踏足自然的领地,所有的疲惫都可以被安置进自然宽广的怀抱和无限的空隙中去,慢慢消解不见。就好像你呼出的二氧化碳被树木吸收之后又转化成氧气还给你一样,那么和谐,那么共生,那么美好,那么友善。由此,人可以不断地新生,不断地蜕变,不断地回归初心;也籍由此,人得以在这个星球上诗意的栖居。
爱书法,因为遇见书法,就像是遇见了一个终身陪练,这个陪练还不是一般的厉害,它既有万岁枯藤的古老坚韧,又有幼小孩童的活泼天真。你以为你在练它,其实是它在练你。它包罗万象,千姿百态,变化无穷。越练越好玩儿,越练越起劲,就像是自己的左右手互搏,你永远也不会觉得枯燥。
如果说读书是随心所欲的和古今圣贤神交,作诗写文是自我意识与自然万物或者是潜意识自由交流的话,那么练习书法就是在悠游闲适的和古今各路武林高手切磋剑法,所谓“文武不殊途”。
差别在于,前者更多的需要动用智识,后者则必须还要动用整个身体才行。另外一个差别则是,读书作诗写文或是在大自然里游走,都像是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山谷里整日的在和自然玩耍,有时难免清冷了些。而有了书法以后,会忽然发觉你不是一个人在玩儿,有人陪你一起玩了。这个人就住在法帖里,你没事临临帖,看看它,便对它越来越熟悉,它也越来越信任你。慢慢地它就一层一层的现了真身,跟着你成了形影不离的小伙伴。这样,你就不孤单了,它也有了庇护,不必再躲进法帖里死气沉沉。
爱喝茶,因为只要你将水慢慢烧起来的时候,就会有温暖,水沸腾起来的时候,就会冒泡泡儿,泡泡冒上来的时候,那些不知何时落进茶里的旧灰也会跟着泡泡一起浮上水面,你可以把它们撇出来放在一边。泡泡破了的时候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飘到高处的时候就会变成小雨珠儿,小雨珠儿落下来的时候还能把原先的那些灰尘冲走,灰尘冲走以后,茶就变得越来越干净,越来越清透,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可见,茶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水,是火候。这大约也是苏辙说:“相传煎茶只煎水”之缘故。
爱人,着实是因为人是天地的精华,他们本应是这世上最耀眼的光。你看孩童,象满天的星星,灵动可爱,一闪一闪亮晶晶;少年象刚刚冒出地平线的太阳,一缕晨曦出来,整个世界都亮了;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奋发向上,感觉能上九天揽月能下五洋捉鳖;中年人是正午的太阳,在如日中天光芒万丈的外表下,各种煎烤闷蒸煮炸不忍直视,据说这都是让食物变美味的方法;老年人是傍晚的夕阳,壮丽而柔美。想象一下落日余晖洒在湖面,淡淡的涟漪,安详静谧,好像一个老翁在渔舟唱晚的悠扬竹笛声中,背着一大篓子的收获准备回家。
所谓“天地人,三才者;日月星,三光者”。
所以,爱着点什么吧!爱着点什么呢?反正你爱着什么,什么就爱着你。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把这个人生幸福的锦囊放在《诗经》里告诉了我们,还让我们一代代传承。只是,时间太久远了,我们都忘记去把它翻出来好好看看。
据说,雅典娜在潘多拉魔盒的最底层偷偷藏了一个“希望”给希腊人。谁家还没个传承呢,女娲娘娘指不定留给我们多少压箱底的宝贝呢!没事儿随便去翻翻,没准儿就翻出个珠玉串串出来呢。
来,先读读这首《国风·卫风·木瓜》吧!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有没有听到点儿“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