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次去朋友妙的家玩,她的女儿与我都有着说不完的话,还告诉我不少关于她的秘密。
看着我俩叽叽喳喳的说过不停。妙每次都很大感叹的对着我说:我没日没夜的辛苦拉扯大的女儿,竟然一个月与我说的话都比不上你来的这一两个小时。
趁着妙不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我悄悄的问及她的女儿莹莹,为什么不愿意把这些小秘密和悄悄话告诉妈妈?
莹莹说喜欢我能坐着弯腰,眼睛与她平视的认真听她讲话的模样。她妈妈从来都没有过和她一样高度的与她说过话。并且每次都是“你快去做什么;不能这样做;怎么老是说你都不听……”
莹莹特别反感妈妈这些命令和安排式的语气和口吻。所以宁愿把话留在心里也不说给妈妈听。
孩子虽然幼小,但是他们毕竟也是人。人,不论年龄大小,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都是渴望着大家思想和感情上平等的交流。
02
前段时间在小区遛娃,几个妈妈走在一起就有着讲不完的孩子的事情。
有一位妈妈说: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我家的孩子才两岁,这么小的一个孩子,我换一个姿势要与她拥抱,她表现的热情可就不同的了。
原来,有好几次下班回来,这位妈妈想着一天没有见到宝贝了,一进家门就想得到孩子飞奔过来的拥抱。可是每次她进门时,叫孩子过来让妈妈抱抱,她的女儿表现都是不冷不热的,有时候心情好,给个面子,就慢吞吞的跑过来抱一抱。
这位妈妈是个非常睿智上进的妈妈,她的满腔热情遇上个冷锅,她不甘心,她大量的阅读相关的育儿书籍。综合各方面归纳,她认为自己应该尝试换过姿势与孩子说话。
当天下班回家,这个妈妈开门换好鞋子后,她蹲在门口,张开手臂,温柔的呼叫着:“亲爱的宝贝,妈妈一天不见你了,想死妈妈了,快来让妈妈抱抱。”
让她感到惊奇的是,她只不过是蹲了下来,说话轻了点,没有想到她的一呼,女儿马上应了。飞快的走到她的身边将她紧紧的抱着,也说宝贝想妈妈了。
其实,很多时候,家长居高临下的姿势,站着和孩子说话,会让孩子有一种距离感和压迫感,让孩子的心里会出现抵触的心理。当我们家长与他们以平等的姿态交流的话,孩子就会乐意的和我们家长交心和交流,让我们家长收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03
经常带孩子的妈妈都会发现,同样是孩子摔跤这一件事情上。不同妈妈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
小A摔跤了,妈妈站在那里大声的说:“怎么那么不小心的,走路不带眼的,这么大的孩子还摔跤……”这时候,小A一般情况下都是趴在地上哭过不停,一直等到妈妈拉他才起来,有时候甚至还会哭闹着闹别扭。
小B摔跤了,妈妈轻快的走到他的身边自然的蹲了下来,亲切的对着小B说:“我们家的宝贝已经长大了,对不对?宝贝是个勇敢的男孩子了,摔一摔长得快,没有关系的,是吗?”小B听到妈妈的话后,一般情况下,想哭都不哭了,一骨碌的爬起来,接着又去找同伴们玩去了。
孩子尽管幼小,但是他们很多道理都是懂的,关键在于我们家长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姿态去跟他们交流。
家长用什么命令或者埋怨的口气去与孩子交流,孩子回应的不是哭闹就是纠缠;家长用哀求的语气与孩子沟通,孩子表现出来的就是任性;家长用温和的态度去说话,孩子給予的反应就是体贴。
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的每一颦每一笑都映射着父母的教养。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要想有好的孩子,必须先做好的父母。
放下父母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尊重和友善,这样,父母和孩子的心就会紧紧的走在一起。心近了,父母说的话,孩子都愿意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