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看到新闻又有一家共享单车拿到投资,于是发了条朋友圈,大致意思是一年前,我当时还在武汉创业,我并没有亲眼看过上海的摩拜和北京的ofo,于是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不了解的新事物,产生的第一反应就是抵触,满眼都是其的弊端,比如车辆的丢失问题,后期的运营维护问题等等。正是由于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让我去年四月在北京的校园论坛上见到ofo创始人戴威时,一样的不以为然,并未认真的去思考过这个项目。并且后来随着资本的不断追逐入局,作为看客的我,也只觉得这是击鼓传花的游戏,心里阴暗的一面更是希望这个“泡沫”早点破灭。可直到现在,看到满街头的摩拜、ofo时,我才突然发现是如此的壮观,这种自带广告效应的宣传方式太过于可怕,也才后知后觉的深入去分析了解这个项目背后的模式。
我自己的这点切身感悟,反应出的现实则是,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对于看不懂的新生事物,第一想法不是去尽可能的了解,而是拿着放大镜去找其的不足之处。并且在未经过思考,就形成自己的看法后,很容易一条路走到黑,比如我一开始不看好共享单车,在其一年多的快速发展期,我就自动选择对其视而不见,看到融资消息嗤之以鼻,认为是资本的游戏,其实自己压根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项目,只是单纯的不愿承认此前的预判错误。
而除了事物,我们对人也是如此,还是拿我举例,每当我的工作岗位调整时,因为比大多数同龄人,走的较快一步,因此身边就有很多人,会很自然的去盯着我的那些缺点,然后抱怨社会生活的不公,然而他们却很少去思考,我比他们优秀在哪里。其实我很感激他们,这也让我自己时刻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我为了让自己逻辑能力更强,更能驾驭文字,逼着自己每天一篇文章,已经一年多的时间;我为了持续锻炼演讲、沟通能力,每周做一次免费的直播分享;为了自己帮助大学生的初心,专门建了个免费的学习交流群,一起探讨碰撞,这些都让我能够自信满满。
不仅面对未知的事物,我们更需要调整心理,让自己去接受他人的意见,当下的社会,能有人愿意指出你的不足,真的是难能可贵,又有谁去愿意冒着得罪人的风险,对他人说道一番呢?之前有小伙伴截图给我看,脉脉上有人在匿名区骂我,我第一反应当然是不爽的,应该没人被骂还会觉得特高兴的,而转念就自我安慰,天天在脉脉上刷匿名八卦的人,该是有多闲,还用匿名骂人,层次该多低,狗咬人可以,人总不可能咬狗吧。而如今,说实话,被骂太多次之后,我更关心他们说的什么,是不是我真实存在的问题,一个人想要成长,想要被人关注,就要有能接受被他人骂的能力。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对于无关紧要的事情,我们要甘于表现出无知或愚蠢,这样才有希望取得进步。关于我的文章,我其实会在意,他人的点评,(很抱歉的是,因为仓促,我常出现错别字)面对他人的评价,不过好坏,我都会在后台通过显示出来,但我希望能够被指出不足之处,而不是如“写的不好”之类的几个字。
很多时候,我们把他人的一些行为视作炫富,比如几千块钱一个的LV包,而恕不知那些用爱马仕的人,随意一个包都是十多万,只是自身未到那个层次,所以难以理解那个阶层的消费而已。如同最近“在行”上约我的一个女生,她是北大法律专业16年毕业的,之前自己创业了大半年,而问我的疑惑则是,一家C轮后的互联网公司给她offer是25000元/月,她犹豫要不要去。看到这里,有人第一感觉就是这人太装逼了,毕业没多久,两万多一月的工资,还犹豫要不要去,还有一部分人或许直接就认为这是在说谎,因为想到自己工作好几年,月薪都还不过万。但事实上,我喜欢“在行”这个平台的原因,就是其为一个高质量的社交平台,就冲着一千元约我两小时这点,就已经把大多数人过滤掉了。回到这个女生身上,在她的角度,产生犹豫很简单,因为她如果跟同学一样,回到律师事务所上班,月薪就是三、四万元呀,面对她想要从事的互联网行业,但需要接受较低一些的工资,其当然会纠结选择。处境不同,我们很难理解他人的所做所想,但不要一开始就选择去质疑。
最后用姚明在宋庆龄讲坛上,所做演讲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要以一种开放心态去理解一件事,哪怕自己暂时还不喜欢,如果永远站在对立的情绪上,永远无法接受,只会让我们的未来变得越来越漫长,越来越漫无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