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总是会想,现在的我和从前的我相比,有什么改变。除开那些外表上的微妙变化,我真正的成长是什么?
我总是感觉自己活在从前的时间里,一尘不变地。靠着从前的关系和印象维系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用沉默和冷淡佯装出陌生的假象。站在人们面前,我宁愿被误解为清高、不懂人情世故,也不愿意把真正的模样坦露在别人面前。因为很多时候,我不相信有人会希望了解到真正的自己,一个迷茫、无知、悲观、阴郁的自己。沉默和冷淡不是本意,却是我仅有的武器。
曾经在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里看到过一段评价,印象很深刻。大意是总有一首歌,我们每每听见它的时候,都像是第一次听见,惊艳了自己的内心。牛奶咖啡有一首歌,我一直很喜欢,就是题目借用的《长大以后》。每次和室友去唱歌,最害怕唱到这两句“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的确如此,我是90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似乎不需要为生计操劳太多,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之中,对这个世界缺少困惑和理解。长大以后,当我第一次开始用自己的头脑和道德思考,太多太多的未知横亘在我的面前。我还来不及准备,就坠入迷惘的涡旋之中,在各种洪流交织的时代,努力地寻找着自己的方向。
长大以后,我只是更困惑了。我开始怀疑一切,却又嘲笑着自己的怀疑。从小到大老师和父母教给我们的一切都似乎没有对,也没有错,我所学习到的一切,寒窗苦读十几年所学习到的一切,都没有教会我如何选择。只有文学和哲学,它们似乎教会我选择,但又没有告诉我最终答案。我所有的困惑都像是一个活在小说和哲学思想录背后的人才应该拥有的困惑,但是这些困惑在现实面前一击而碎。或许这就是我喜欢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原因,他的小说主人公总是一个爱幻想,内心充满矛盾和纠结的人,他不像其他小说的主人公,要么意志坚定踌躇满志,要么犹豫不定碌碌无为,他永远都最真实地挣扎在人的边缘,不甘为兽,也难以成神。我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人物,因为他教给我每个人不是生来就拥有坚定的意志的,每个人都曾经挣扎在道德中,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不过是人生的无数次细小的抉择造成的。而现在的我,正是如此。
我的同学都这样劝我,他们和我一样都是90年代的学生,现在基本上形成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和理解。很多人告诉我,他们也曾经迷惘困惑,思考人生,产生一些无人解释的问题。对于我提出的困惑,他们无法解答,所以不如放弃思考,放弃对这些缥缈无常的东西的追究,成全自己。但我从小就是一个很固执的人,我不敢相信有一个所有人都持有却不敢提及的问题,也不想相信自己的人生需要回避一些东西才能继续。虽然事实好像确实如此,没有人能够告诉我人为何而生,没有人能够告诉我人应该如何在宇宙间自处,没有人能够告诉我人应该如何在大千世界寻找自己的方向。这些问题没有人认真回答过我,他们都是莫名其妙,似是而非地活着。
长大以后,我只能站在原地,在我曾经产生困惑的那个时间节点上,我无法跨越过去。我看着那些和我一同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们从我身边走过,有的人似乎没有看到这个节点,有的人装作没有看到这个节点,反正他们大约都走过去了,继续着现在的生活。只有我一个人,痛苦而挣扎地留在原地,留在回忆和旧时间里,对这个节点如鲠在喉难以下咽。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不知道自己还会困惑多久,我现在只是感觉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那些走过去的人都已经离我越来越远,好像一切都在慢慢将我抛在身后,抛在一个无人愿意提及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