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高估了自己,都没有认真看教程。
现在惨了,得一课课复习!
要吸取教训。
以下笔记重点为装饰器。
返回函数
注意1:当我们调用lazy_sum()时,每次调用都会返回一个新的函数,即使传入相同的参数:
>>> f1 = lazy_sum(1, 3, 5, 7, 9)
>>> f2 = lazy_sum(1, 3, 5, 7, 9)
>>> f1==f2
False```
f1()和f2()的调用结果互不影响。
注意2:函数内函数的变量可以被外层函数引用。
注意3:一种赋值方法
a,b,c = [1,2,3]
a
1
然后来理解下面的代码:
def count():
fs = []
for i in range(1, 4):
def f():
return i*i
fs.append(f)
return fs
f1, f2, f3 = count()```
每次循环都创建了一个新的函数,一共循环了三次,但因为没有调用,所以都只是一个函数名f,然后fs = [f,f,f] ,这时候的i= 3,因此f1,f2,f3赋值的时候都为f,调用都为3*3 = 9
而以下代码中
def count():
def f(j):
g = lambda j:j*j
return g
fs = []
for i in range(1, 4):
fs.append(f(i))
return fs
f(i)立刻被执行,因此i的当前值被调用
匿名函数
a = lambda m :b```
相当于
def a(m):
return b```
装饰器
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并返回一个函数,使得原来函数功能不变的情况下拓展函数功能
经过我无数次的不同的尝试以后,有如下的总结。
总结1:当装饰器只有函数名的时候,将装饰器下面的函数名作为其参数,如果装饰器有函数名加上参数,那么相当于一个带参数的函数返回了一个函数后,再将被装饰的函数名作为其参数。
当装饰器的函数名不接受参数的时候,则会提示错误:
TypeError: log() takes 0 positional arguments but 1 was given
2.定义函数中,return作为一个函数定义的结束,return之后的print都不起作用,return之前的值都属于函数的一部分。调用的时候print语句会直接打印出来,return的储存在你赋值的变量中,如果不赋值给变量则没有意义,你用不了它。然后print变量的时候就会出来return的结果(不包括print后面的结果)
因此如果要在前后加上东西,只能写在同一行利用占位符。
def m(x):
print('1')
return 3*x
print('6')
a = m(10) #输出1
print('分割')
print(a) #输出30
print('分割')
m(10) #输出1
print('分割')
print(m(10)) #输出 1 30
练习:
def log(func):
def wrapper(x):
print('begin call \n %s \n end call' % func(x))
return wrapper
def f(x):
return x*x```
f(10)
begin call
100
end call
另一个练习只要用一个条件判断即可,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