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喝酒写成诗,一定是很好玩儿的事,初唐的王绩老爷子就是酒诗高手。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称他为“老爷子”,并非他有多老(他仅活了56岁),而是因为他在唐朝著名诗人里辈分最高,名为“初唐诗人”,但比“初唐四杰”里的王勃足足大了65岁,属于祖孙的差距。
王绩现存的诗不过才40余首,专写喝酒的就有十几首,足见他与酒之亲密。
1,诗中酒
王绩的酒诗大都是五言绝句,通俗易懂,还尽显天真,读来亲切。
比如这首《独酌》:
浮生知几日,
无状逐空名。
不如多酿酒,
时向竹林倾。
再如《看酿酒》:
六月调神曲,
正朝汲美泉。
从来作春酒,
未省不经年。
如果白天夜里连轴转地喝,喝美了,会是什么结果?放心,王绩不会耍酒疯,也就是在酒馆墙壁上写首诗而已:
昨夜瓶始尽,
今朝瓮即开。
梦中占梦罢,
还向酒家来。
(《题酒店壁》)
这诗浅显如白话,一个酒鬼形象跃然而出,告诉你什么叫嗜酒如命。
把酒写到诗里,超然物外,这种淡然与放达,非隐者不能有。《尝春酒》如此,《醉后》亦如此:
野觞浮郑酌,
山酒漉陶巾。
但令千日醉,
何惜两三春。
(《尝春酒》)
阮籍醒时少,
陶潜醉日多。
百年何足度,
乘兴且长歌。
(《醉后》)
一次,王绩路过一酒家,一连写了五首《过酒家》,酒态憨肆,看来挺过瘾:
竹叶连糟翠,
蒲萄带曲红。
相逢不令尽,
别后为谁空。
(其三)
对酒但知饮,
逢人莫强牵。
倚炉便得睡,
横瓮足堪眠。
(其四)
有客须教饮,
无钱可别沽。
来时长道贳,
惭愧酒家胡。
(其五)
表面看,几首诗都是酒乐之作,但也含内心之苦,像第二首:
此日长昏饮,
非关养性灵。
眼看人尽醉,
何忍独为醒。
整日与酒为伴,但并不是为了陶冶性情,实是一种无奈。诗人真正要说的是“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这两句,化用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之意,但不忍独醒,却又无能为力,也是很难受的。
历数王绩的酒诗,我最喜欢《初春》:
春来日渐长,
醉客喜年光。
稍觉池亭好,
偏宜酒瓮香。
春天来了,春暖花开,正是喝酒的好时光。柳下长亭,有人边赏春边赏酒。天高地远,恬静悠然,池亭好,酒瓮香,正是诗人追求的生活。
2,酒与诗
似乎古代诗人都离不开酒,王绩尤甚,号称五斗不醉,为此自赋《五斗先生传》。他不止喜欢喝酒,还会酿酒,曾撰 《酒经》 《酒谱》 ,但都没流传下来,太可惜了。
唐高祖武德八年,王绩待诏门下省。当时门下省的规矩,每天可领三升好酒。他弟弟王静问他当这个官快不快乐,他说:“待遇差,又寂寞,但每天有三升好酒,倒是让人留恋。”这话传到侍中(门下省长官)陈叔达耳朵里,于是把他的配给量由三升提高到一斗,他也有了“斗酒学士”的雅号。
唐太宗贞观年间,当时的太乐署史焦革善酿酒,王绩听说后就到吏部自荐,要求去太乐署当差。吏部开始没同意,但王绩很执着,终被任命为大乐丞(从八品下,在朝廷负责礼乐事宜,后来王维也当过这个官)。但好景不长,焦革没多久就就去世了,好在焦革的夫人仍一直给王绩送酒。一年多以后,焦革的夫人也去世了,王绩叹道:“难道是苍天不许我畅饮美酒吗?”于是弃官而去,从此再未涉足官场。
王绩在官场没有业绩,但于山野却成就了他的诗。
隋末唐初延续了南朝的浮糜文风,王绩以一己之力,为初唐诗坛带来一股清爽之风,开大唐三百年诗坛盛世。他的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至于五言律诗,定型于唐初,王绩更是功不可没。
3,
王绩由隋入唐,在隋朝当过小官(县丞),唐朝建立时他已经29岁了。按理,这年龄正是“往上走”的关键时刻,他也确实在唐高祖、唐太宗时两度入朝为官,但都是无足轻重的小官,也都没当多久。后来,他干脆当起了隐士,是真隐,不似王维的“亦官亦隐”。“不用功名喧一世,直取烟霞送百年”(王绩《解六合丞还》)似乎是他的人生观,“但愿朝朝常得醉,何辞夜夜瓮间眠”(同上)是他追求的生活。
王绩出身儒学世家,哥哥王通(王勃的爷爷)是当时大儒。王绩少年时有大志,11岁时在京都被公卿称为“神童仙子”。史书说入唐后,王绩自我审视,觉得自己成不了宰辅,于是渐渐失去了经世之心。
其实,经历隋末大乱,谁都会心有余悸,王绩索性逃离社会,也很正常,不一定如史书所说。
不追求建功立业,但也不失品格。王绩有首问答式的小诗《春桂问答》,借桂花明志:
问春桂,
桃李正芬华。
年光随处满,
何事独无花。
春桂答,
春华讵能久。
风霜摇落时,
独秀君知不。
春天百花齐放,但桂树不开花。待到秋来,风霜摇落,桂花独秀。
王绩最有名的诗是《野望》,开唐代田园诗之先河,唐诗选本大都入选: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此诗是他辞官隐居家乡时写的。山野、秋色、落晖,安静却萧索;心境则是“相顾无相识”,孤独惆怅。落日余晖下,牧者归家,猎人满载,和谐乡野,景美人乐。但诗人却只有孤寂,身边没有一个朋友能够分担这份寂寥。无奈之下,他只好向伯夷、叔齐看齐,唱着《采薇》,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这首诗,闲适上不输陶渊明,但孤冷了许多,没有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暖意。
隐逸是快乐的,但难免孤独,接触的人也都是处士(隐者),虽然自得其乐,但看着挺单调。《山中别李处士》就写这种快乐:
为向东溪道,
人来路渐赊。
山中春酒熟,
何处得停家。
天天访友也不可能,那就和志同道合的古人做伴吧。阮籍和嵇康都好酒,也都有归隐生活。王绩追随他们,乐在其中:
散腰追阮籍,
招手唤刘伶。
隔架窥前空,
未馀几小瓶。
(《春园兴后》)
阮籍生涯懒,
嵇康意气疏。
相逢一醉饱,
独坐数行书。
(《田家三首》之一)
王绩曾写诗征婚(《未婚山中叙志》),后来还真找到了知己。他夫人和他一样,也爱好杯中物。他们一起去酿酒大会,田野天涯,夫妻对饮,快乐的生活:
郊扉乘晓辟,
山酝及年开。
柏叶投新酿,
松花泼旧醅。
野妻临瓮倚,
村竖捧瓶来。
竹瘤还作杓,
树瘿即成杯。
……
(《春庄酒后》)
王绩夫人喝多了就倚着酒瓮,完全没有名士夫人的风范,但王绩就喜欢这样。
王绩晚年喝酒更没分寸,乡里邻朋劝他适可而止,他却说人家不懂自己。
时当大唐初建,百废待兴,正是读书人大展宏图之际。王绩毕竟是名士,在社会上有影响,本该为朝廷效力,但他却直接“躺平”,自然让世人不解,也受了不少嘲讽。王绩太绝了,临死前编了一个故事作为回应:
古代勇士飞廉有两匹马,一匹长得“龙骼凤臆”,善奔跑,速度快,结果一天到晚不得安歇,最后活活累死;另一匹丑陋难看,“驼颈貉膝”,还不听话、爱尥蹶子,结果天天没啥事,安逸终老。
王绩说,如果让你选择,你愿意做哪匹马呢?
不愧是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