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的遗址的贾湖骨笛,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在贾湖骨笛出土之前,对于世人而言,羌笛胡笛是西域传入中土的乐器,而贾湖骨笛的横空出世颠覆了人们对笛子起源地的认知。
贾湖骨笛不仅远远早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古墓(在众爱旅大英百物展中看到的乌尔军旗即出于此墓),也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2000年。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管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把人类的音乐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
贾湖骨笛以鹤的尺骨制成。鹤体态优雅,步履轻盈,在古人的眼中是祥瑞之鸟。从贾湖骨笛的出土位置和保存情况,可以看出骨笛应是墓主人最为珍贵的器物。
仔细观察,可以看到骨笛构造与今天的笛子很相像,但骨管两端开口,没有吹孔。这样的骨管如何吹奏呢?当年发掘工作结束不久,考古工作者带着同样的问题到北京请音乐家鉴定。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萧兴华老师和中央民族乐团的笛子演奏家宁保生现场研究并吹奏。
他们指出,尽管没有吹孔,但它与河南民乐器中的筹、塔吉克族的鹰骨笛、哈萨克族的斯布斯额类似,都是用斜持方式吹奏,使吹口与嘴唇形成45度的倾斜角,利用声波震荡使乐管边棱发音。筹的演奏兼具萧之哀婉、笛之悠扬,给人一种荡涤尘埃、飘然出世的感觉,因此多用作法事。自此,确认从新石器时代一脉相承而来的筹乐也被称作音乐的活化石。
展览中还同时播放民族音乐大师萧兴华老师用贾湖骨笛演奏河北民歌《小白菜》,近似七阶的完整音程让人惊叹古人在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所展现的智慧。盘桓观摩这枚打造精巧的乐器,耳边听着9000年前的天籁之音,思接千载,悠远绵长。